北师大版八下物理6.4眼睛和眼镜
考点一.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1.(2020秋?淮安区期末)如图所示,与照相机结构中的部件比较,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
A.镜头 B.快门 C.胶片 D.暗箱
2.(2020秋?海州区期末)人眼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 (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视力正常的人,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总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对此物距改变而像距不变的现象,我们可以推测,眼球这个“透镜”系统, 是可调节的。
3.(2020秋?大余县期末)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 图(选填“甲”或“乙”),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4.(2021?岳阳模拟)人的眼球好像一架 ,当人看远景后,再看近处物体时,眼球的焦距会自动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020秋?通化县月考)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考点二.近视眼和远视眼矫正
6.(2021?陕西模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冬季多地提前进入“寒假模式”,提倡网课学习。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王是远视眼
B.小王的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7.(2020秋?山西期末)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图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需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矫正。
8.(2020秋?郑州期末)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
D.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9.(2020秋?高邑县期末)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10.(2020秋?桐城市期末)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下列图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1.(2020秋?南开区期末)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此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2.(2020秋?峡江县期末)如图所示是非正常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光路图,下列对该眼睛类型的判断及矫正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13.(2020秋?福州期末)小明视物时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则小明已经患上了( )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远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4.(2020秋?莆田期末)下列“眼睛”的缺陷及其矫正示意图中,与近视眼及其矫正相符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乙 D.丙和丁
15.(2020秋?点军区期末)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李老师是近视眼
C.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
北师大版八下物理6.4眼睛和眼镜
1.(2020秋?淮安区期末)如图所示,与照相机结构中的部件比较,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
A.镜头 B.快门 C.胶片 D.暗箱
【解答】解: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故选:A。
2.(2020秋?海州区期末)人眼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 凸透镜 (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视力正常的人,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总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对此物距改变而像距不变的现象,我们可以推测,眼球这个“透镜”系统, 焦距 是可调节的。
【解答】解: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可调凸透镜;
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故答案为:凸透镜;焦距。
3.(2020秋?大余县期末)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 甲 图(选填“甲”或“乙”),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缩小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解答】解: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相当于平行光线,经过人的眼睛后,像呈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看远处景物的是甲图。
故答案为:甲;缩小。
4.(2021?岳阳模拟)人的眼球好像一架 照相机 ,当人看远景后,再看近处物体时,眼球的焦距会自动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即焦距变小,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照相机;变小。
5.(2020秋?通化县月考)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解答】解: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因为像成在光屏上,所以为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经晶状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ABD正确,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1?陕西模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冬季多地提前进入“寒假模式”,提倡网课学习。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王是远视眼
B.小王的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解答】解:
AB.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小王是近视眼,故A错误、B正确;
C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D错误。
故选:B。
7.(2020秋?山西期末)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图 乙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需配戴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矫正。
【解答】解:人眼的成像原理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乙是近视眼的光路图;
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为:照相机;乙;凹。
8.(2020秋?郑州期末)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
D.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望远镜的目镜是凸透镜,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C正确;
D、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9.(2020秋?高邑县期末)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解答】解: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
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选:B。
10.(2020秋?桐城市期末)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下列图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要用凹透镜来矫正,图①是近视眼矫正方法。
如图②,是正常眼睛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上。
如图③,晶状体变厚,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如图④,晶状体变薄,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是远视眼的矫正。
所以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选择①③图。
故选:B。
11.(2020秋?南开区期末)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此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
A、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故A错误;
B、光的色散现象把白光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故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故B正确;
C、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故C错误;
D、汽车的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应用在汽车的观后镜上,能扩大人的视野,故D错误。
故选:B。
12.(2020秋?峡江县期末)如图所示是非正常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光路图,下列对该眼睛类型的判断及矫正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解答】解:由题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类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2020秋?福州期末)小明视物时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则小明已经患上了( )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远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解答】解:由题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2020秋?莆田期末)下列“眼睛”的缺陷及其矫正示意图中,与近视眼及其矫正相符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乙 D.丙和丁
【解答】解: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甲符合;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如图乙符合.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2020秋?点军区期末)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李老师是近视眼
C.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
【解答】解:由题意“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这说明李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是远视眼,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