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带上她的眼睛 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带上她的眼睛 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6 08:56:0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4.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
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 小说”视为科幻小说的三要素。一般认为英国作家玛丽·雪莱(1797—1851)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世界科幻小说之父”。
儒勒·凡尔纳(法语: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该头衔也被授予H·G·威尔斯和雨果·根斯巴克)。凡尔纳在与出版商埃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著作主要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等。
阿瑟·克拉克,英国科幻小说家。其科幻作品多以科学为依据,小说里的许多预测都已成现实。尤其是他的卫星通讯的描写,与实际发展惊人的一致,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因此命名为“克拉克轨道”。作品包括《孩童时代的结束》(1953)、《月尘飘落》(1961)、《来自天穹的声音》(1965)、《帝国大地》(1976)和《2010》等。还与人合作拍摄富有创新的科学幻想片《2001年太空漫游》。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克拉克于2008年3月19日在斯里兰卡辞世,享寿90岁。
艾萨克·阿西莫夫(英语: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刘慈欣(1963年6月-),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超新星纪元》、《三体》、《流浪地球》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本文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20世纪末,人类已经逐渐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但对于地球内部,人们还是知之甚少,于是,作者在科学的基础上融入合理的想象写成了本文,以激励人们探索未知的领域。
创作背景
蒙胧( ) 迟钝( )
孤零零( ) 笼罩( )
心有灵犀( ) 镍( ) 硅( )
·
·
·
l6ng
l@ng
x!
学习字词
返回
dùn
lǒng
·
·
·
·
niè
guī
“眼睛”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我”带着她的眼睛去旅行?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眼睛是一副传感眼镜。“我” 戴上它时,“我”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她”就能看到“我”所看到的一切,就像带着“她”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因为小女孩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她被困在了地心。所以“我”带上小女孩的“眼睛”帮助她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作用: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
文中对度假目的地的选择,小姑娘和“我”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课文进行分析。
表现了小姑娘庄重、谨慎的态度,表明她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和憧憬,同时也给读者设置悬念:她为何如此慎重并期待这次旅行?在“我”看来如此简单,小姑娘却如此慎重而纠结,故“我”感到好笑。这里的“笑”与后文“我”知道真相后的心理感受形成鲜明对比。
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旅途中“我”带着“眼睛”做了什么?”“我”的精神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看小花
闻花香
摸小溪
感凉风
看月亮
听鸟叫
遇到小姑娘之前,我的生活是灰色的,精神世界是孤寂的,但那次旅行之后,小姑娘的坚强乐观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我,从此后我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开始能够发现平常事物之美。
我觉察出事情的真相后有怎样的表现?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
“发疯似的跑”“猛砸”“飞跑”等一系列动作表明“我”迫切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设置悬念:“我”到底急切想知道什么?谜底揭开。“无力地跌坐”表现了“我”弄清小姑娘身份后的绝望、难过与痛苦。“我”的表现再次设置悬念:“我”知道小姑娘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后为何是这种表现?引出下文对小姑娘处境的交代。
“我发疯似的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一切都明白了,我无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第32-43段从记叙顺序上看,属于何种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插叙,交代了落日六号的失事过程,揭开了所有的悬念,使情节更加完整,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
阅读课文第45段的录音,从中你看到了“她”怎样的品格和精神?
①坚强、勇敢、善良、乐观。
②强烈的敬业精神。
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④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热爱。
怎样理解结尾一段话“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的深刻意义。
“离她都不会再远了”既是实指,小姑娘处于地核之中,“我”无论走到哪里,与她的距离都不会变远;又是虚指,指小姑娘的精神、品质彻底改变了“我”,她对“我”的影响将永远伴随着“我”,不会远离。
简要分析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的好处。
1.使文章更具可信度。文章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讲述了一个悲剧的科幻故事,使文章内容有理有据,深切感人,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可信度。
2.小姑娘虽然身体被困地心,心灵却是诗意的自由的,“我”虽然身体是自由的,心灵却是麻木封闭的。小说的末尾,“我”被激活了,真正地打开了被世俗封闭已久的心灵,重新拥有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诗意。小说通过“我”和小姑娘的对比以及“我”前后变化,凸显了主旨。
3.“我”是小说的叙事者,也是小说中“行动着”的人,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更便于刻画细节,抒写感受,抒发感情。
文章多处为揭示小姑娘身处地心、处境危险的真相埋下了伏笔,请从9—24段中找出几处,并作简要分析。
1.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表明小姑娘被困在地核深处。
2.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
暗示她并非在广袤的太空,而是陷在封闭的地核。
3.热,热得像……地狱。
暗示小姑娘深陷于充满岩浆的地核,表明她处境艰难。
4.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写出了即将永远看不到地面风景的小姑娘对这个世界的留恋和不舍。
写作特色
1.双线结构:
2.伏笔和悬念:
明线:我的经历、见闻、转变。
暗线:她的故事回述。
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又使情节波澜起伏。(悬念的悬疑性很强,就是为了让你读下去或有所期待所以设置一个吊胃口的东西,就像评书说到最后总会设置一个“扣子”,然后说“预知后事如何,下回分解,”让你一直想着。伏笔就比较平淡,只是不经意一笔带过,似有用似无用,直到出事了,你才想起前面交代过线索。)
带上她的眼睛
开端(1— 5):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热爱生活献身科学
勇敢 乐观 坚毅 敬业
板书设计
发展(6— 24):在草原上
高潮(25— 31):发现“她”的真实身份
结局(32— 45):补叙地航飞船失事经过
赏花看草
玩水赏月
尾声(46—47):“我”挂念小姑娘
1.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我曾经躺在海南岛的海滩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罗斯的白桦林中、撒哈拉烫人的沙漠上……每到那个时刻,地球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处,在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泊在那里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我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我听到了那里传出的她吟唱的《月光》,还听到她那轻柔的话音:
“多美啊,这又是另一种音乐了……”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这是小说原本的结尾,对照课本,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拓展思考
2.文章有一些删除修改的部分,一个情节大概是我嫌女孩要求太多,烦心,就把她的眼睛挂在草原的树上,然后自己睡觉去了,等第二天再看他时,正是那个下雨没见到日出的早晨,还有一个修改就是删掉了草原她住房的一句描写,原句中有很久没人住了的话,另外还删减了其中的地航员去世的过程。这些删减,你认为有无必要,说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