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病句辨析及修改
高考中语病的种类:
1、词语使用不当 2、成分残缺或赘余
3、搭配不当 4、语序不当
5、结构混乱(杂糅)
6、逻辑语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词语使用不当
1、同义词混用
A、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严肃斗争,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积极投入到生产中 来了。
B、这些书籍都是介绍现代科技的科普读物,他文化太低,怎么看得懂?
C、你这次当选为班干部,应该好好地和同学们 混在一起 ,以便于开展工作。
D、你们老人病了半年,再不回去看看,万一逝世了,面都见不着了。
(词义轻重不同而混用)
(使用范围不同而混用)
(褒贬色彩不同而混用)
(语体风格不同而混用)
2、词性误用
A、班级这次荣获书法比赛团体第一名,我们都感到荣誉。
B、他上次说这回有意外之喜,还真的有了,他的话真验证
C、他很惭愧自己自私自利,没有帮助老王。
D、今天,我们工作这一段墙,争取天黑之前完成。
(名词误用)
)
(动词误用)
(形容词误用)
(及物和不及物动词误用)
3、词语错用
A、我们班的集体力量从这件事上完全体现出来了。
B、他既然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 任务,还帮助王大爷清扫了屋子。
C、因为今天下雨,因此运动会推迟到下周进行。
D、小李和小王本来不认识,上周他调到装配车间,他俩就和师傅们一起研究改造运输线路。
E、小丁的年龄恰好比他父亲小一倍。
4、生造词语
A、这篇文章语言优蓄,写得不错,但是没有几个人看得懂,真实遗憾。
B、这段绯蓝的布料真好看,想来应该是很好卖的。
5、成语误用
A、他上课时精神涣散,根本没有注意老师讲了些什么?
B、他们几个人铤而走险,终于攀过悬崖绝壁,来到这片开阔地带。
二、成分残缺或赘余
1、主语残缺
A、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排除了这十几个隐患,保卫了防洪大堤。
B、小李来到火车站,刚放下行李,清洁工打扫地面 ,又把行李提了起来。
(句首滥用介词造成无主语)
(不该省的主语省去了)
2、谓语残缺
他们在礼堂( )大会,我们几个并不准备参加这次会议。
开
3、宾语残缺
A、你们要尽量完成当交给你们的探听敌人的情况。
B、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问题,是当前应该认真对待。
4、修饰成分残缺
A、这本书开拓了境界。
B、全校师生明天上午八点钟准时集合,不得有误。
三、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我县教师队伍比10年前扩大和提高了。
2、动宾搭配不当
我军连续打败了敌人五次进攻。
3、主宾搭配不当
A、不做思想工作,不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B、汽车质量的好坏,是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4附加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挡
A、他一天就背下了三十五个词汇。
B、他渐渐地爬起来,吃力地走着 。
C、他射门射得很正确,命中率很高。
四、语序不当
1、多重定语顺序不当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2、多重状语顺序不当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3、定语和状语错位
4、并列成分顺序不当
正确顺序: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顺序: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五、结构混乱
1、单句杂糅
A、人的成长发展,关键在于人生观起作用。
B、止咳去痰片,他的主要成分是由远志、桔梗等配制而成。
2、复句杂糅
六、逻辑语病
1、重复使用导致不合理
例:谁也不能否认鲁迅不是伟大的文学家。
2、前后照应不周造成语言不严密
例:能够把握这一结构特征,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
3、偷换概念造成前言不搭后语
例:办事只凭经验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反对这种经验主义。
4、主体和客体倒置
例:故乡的发展情况对于我是很熟悉的。
5、划分标准不一
例: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青年、妇女都应遵守法律。
6、语意自相矛盾
例:虽然我们存在人手不够的问题,但这件事并不复杂 ,我们几个人是完全能办
好的。
7、强加因果关系
例:这学期我们认真学习了语文,因此数学学得不够好。
8、否定不当
例: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9、一面对两面
例:A、能否做到一拼到底,是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
B、对错误的行为不进行严厉的批判,是革命能不能成功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