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质量评估(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质量评估(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16 08: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质量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不属于氯化钠的用途的是 (  )
               
A.配制生理盐水注射液
B.腌制蔬菜
C.融化积雪
D.游泳池消毒
2.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
A.KNO3、NaOH、HCl
B.Ca(OH)2、HCl、NaCl
C.H2SO4、Na2CO3、Ba(OH)2
D.HNO3、KOH、CuSO4
3.下列各组物质均能溶于水,则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酸和碱 B.酸和盐
C.碱和盐 D.盐和盐
4.反应MnO2+4HCl(浓)MnCl2+2H2O+Cl2↑,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  )
A.酸 B.碱 C.盐 D.单质
5.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括号内的化学式一致的是 (  )
A.高锰酸钾(KMnO4) B.熟石灰(CaO)
C.硫酸铁(FeSO4) D.烧碱(Na2CO3)
6.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这种化肥属于 (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7.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的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  )
A.(NH4)2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
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
D.草木灰(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
8.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该化肥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存在错误的是 (  )
A.运输时注意密封
B.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
C.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施用后立即盖土
9.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向盛有硫酸铜和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11.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
B.用MnO2来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用Ca(OH)2溶液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下图操作完成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各项实验操作完全正确
B.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
C.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④
D.操作③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13.经过“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后得到的物质也不是纯净的氯化钠(主要还有可溶性杂质: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常常需要加入一些化学试剂才能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加BaCl2 ②加NaOH  ③加Na2CO3 ④加稀盐酸 ⑤过滤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⑤④ D.①②③⑤④
14.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B.从外观即可把磷肥与钾肥区别开来
C.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D.NH4Cl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15.分别向Na2CO3、(NH4)2SO4、NaCl、NH4Cl四种溶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一种,便可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  )
A.盐酸 B.氯化钙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5分,共21分)
16.下图是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碳酸氢铵
化学式:NH4HCO3
净重:50kg
含氮量:≥10%
注意事项:密封保
存、防潮防晒……
(1)碳酸氢铵保存时的注意事项是    .?
(2)将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研磨就会发生反应,并产生刺激性气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
17.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B;C    .?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    .?
18.根据“粗盐的提纯”知识填写相关内容.
(1)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    (填序号).?
(2)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是    .?
(3)实验中,操作步骤有: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溶解、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4)本实验提纯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    (填“是”或“否”).理由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19.(8分)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方案1:
请问:①操作Ⅰ的名称是    .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碳酸钡的质量和    .?
②若过滤所得的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重,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方案2:
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在烧杯中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质量(g)为: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的混合物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用a、b、c表示).?
20.(14分)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的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提出问题】 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 经询问得知,该化肥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 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
含有铵根离子
(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没有    (填化学式)存在?
(3)取(2)中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   ?
   ?
有Cl-存在
【实验结论】 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实验反思】 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原因:    .?
四、计算题(共12分)
21.(1)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经检测发现某无土栽培技术所使用的营养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H4NO3.
①NH4NO3由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②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氯碱工业”是我国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的主要原理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其化学方程式为xNaCl+2H2OxNaOH+H2↑+Cl2↑.在20℃时,取200g饱和NaCl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产生氯气(Cl2)的质量为7.1g.
请分析并计算回答: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上述反应中x=    .?
②上述过程中同时产生H2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与解析】
1.D(解析:游泳池消毒用的是硫酸铜,不是氯化钠.)
2.D(解析:A中三种物质分别是盐、碱、酸;B中三种物质分别是碱、酸、盐;C中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盐、碱;D中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
3.A(解析: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因为有水生成,所以反应一定能发生;其余反应只有当生成物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时,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4.B(解析: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HCl;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MnCl2;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Cl2;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碱.)
5.A(解析:熟石灰——Ca(OH)2;硫酸铁——Fe2(SO4)3;烧碱——NaOH;CaO——生石灰;FeSO4——硫酸亚铁;Na2CO3——纯碱.)
6.D(解析:化肥的分类是根据物质是否含有氮、磷、钾元素,含有某种元素就为某肥,如果含有两种以上就为复合肥.)
7.C(解析:铵盐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因为两者相遇产生氨气,降低肥效,而(NH4)2SO4属于铵盐,Ca(OH)2属于碱,故C选项错误.)
8.C(解析:此题考查化肥的性质与运输、贮存、施用的关系.根据“碳酸氢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可知,运输时要密封,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施用后立即盖土;根据“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可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9.D(解析:NH4Cl与KCl都是白色晶体,外观相似,无法区别;NH4HCO3与KCl都易溶于水,无法区别;K2SO4与Ca3(PO4)2都没有气味,无法区别;(NH4)2SO4属于铵盐,与碱混合研磨能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K2SO4不能,可以区别.)
10.C(解析:A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变小,但不会变成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A错误;反应开始前没有氯化铜,故氯化铜的质量应从0开始,B错误;C中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溶液的质量会增加,反应完全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C正确;D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故一段时间后才会生成沉淀,D错误.)
11.C(解析:A.泥沙不溶于水,故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正确;B.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氧气,故可用MnO2来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正确;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铁能与盐酸反应,而铜不能,故用稀盐酸不能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错误;D.NaOH溶液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故可用Ca(OH)2溶液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若变质会发生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12.B(解析:A.选项⑥中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B.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C.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⑥;D.操作③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不相同的,③中是加速溶解,④中是防止局部过热.)
13.D(解析:因为可溶性杂质我们无法通过纯物理方法除去,所以要根据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来除去.具体操作为: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变成硫酸钡沉淀,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转变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将钙离子和钡离子转变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钡沉淀,再经过过滤操作,可以将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钡和碳酸钙沉淀全部从溶液中除去,最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以除去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经蒸发操作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
14.C(解析:A.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正确;B.钾肥为白色晶体,磷肥为灰白色粉末,正确;C.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只是氮、磷、钾元素需要量较大,错误;D.NH4Cl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正确.)
15.D(解析: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既产生白色沉淀,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向NaCl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向NH4Cl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a(OH)2溶液可将四种物质一一鉴别.)
16.(1)密封保存,防潮防晒 (2)NH4HCO3+Ca(OH)2CaCO3+2H2O+NH3↑;蓝(解析:(1)根据化肥包装袋上的说明可知,碳酸氢铵保存时的注意事项是密封保存、防潮防晒.(2)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和氨气.氨气溶于水变成氨水,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17.(1)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 (2)无 (3)能 (4)NH3·H2O(解析:(1)加入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产生的为尿素,故A为尿素;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为氯化铵、碳酸氢铵,加入稀盐酸,B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无气体放出的C为氯化铵.(2)因为在实验Ⅰ中加熟石灰是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反应,在实验Ⅱ中加稀盐酸是从碳酸氢铵和氯化铵的阴离子方面来区分,所以无需另取.(3)因为碳酸氢铵常温下能分解产生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铵不分解,所以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鉴别.(4)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NH3·H2O就是“碱雨”中的碱.)
18.(1)F (2)搅拌 (3)③②④① (4)否;精盐中还有可溶性杂质(解析:粗盐的提纯中四次使用了玻璃棒.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是搅拌.实验中,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本实验提纯得到的精盐不是纯净物,过滤只是过滤掉了不溶性的杂质.)
19.(1)①溶解;样品的质量 ②偏低 (2)a+b-c(解析:(1)①在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配成溶液,要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需知样品的质量和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而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可由计算得出,而计算氯化钠的质量需通过碳酸钡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再求.②固体未洗涤,则固体的质量偏大,由此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偏大,则氯化钠的质量就偏小,其质量分数偏低.(2)产生气体的质量=加入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0.【实验、记录与分析】(1)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CO32- (3)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NH4Cl、(NH4)2SO4 【实验反思】否;滴加氯化钡溶液会引入Cl-,从而影响步骤(3)中Cl-的检验(解析:【实验、记录与分析】(1)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实验现象为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由于BaSO4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而BaCO3沉淀溶于稀硝酸,根据“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没有CO32-存在.(3)检验Cl-应该用硝酸银溶液,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是Cl-和SO42-,阳离子是NH4+,据此即可确定化肥中物质的化学式.【实验反思】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则滤液中会引入Cl-,这样就会对原化肥中Cl-的检验产生干扰.)
21.(1)①三;80 ②35% (2)①2 ②0.2g
(解析:(1)①根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可知,NH4NO3由氮、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2+1×4+16×3=80;②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280×100%=35%.(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氯原子个数为2,所以反应前也为2,所以得出x=2;
②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2NaCl+2H2O2NaOH+H2+Cl2
2 71
x 7.1g
2x=717.1g,x=0.2g.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