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压强(单元复习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建筑工地上要用到很多工具,下列工具在使用时主要目的是减小压强的是
(
)
2.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3.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
A.
PA=PB>PC
B.
PA
>PB
=Pc
C.
PA
D.
PC
4.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
5.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6.下列现象中,与气体或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有关的是
(
)
①风从窗前刮过,窗帘会向外飘出
②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压强
③汽车做成流线型
④大型客机升空前要加速滑行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7.对下列生活中实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用吸盘挂钩挂衣物,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压路机的碾子做得很重,是为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C.潜水艇有坚硬的钢铁外壳,应用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D.大海中的轮船不并排航行,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8.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
9.(多选)如图所示的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76cm汞柱高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
10.如图,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下列选项中所有合理的情形是
(
)
A.乙、丁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11.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
(
)
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12.如图所示,盛有一定质量水的封`闭容器放在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如果将容器倒过来放在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比较F1,F2和p1,p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1>F2,p1B.F1p2
C.F1>F2,p1>p2
D.F1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大型平板车安装了数十个车轮,是为了________与地面的接触面积,________它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14.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往瓶内倒一点开水,晃动几下后倒掉,并迅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时,火车与安全线之间的空气流速________,压强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易发生安全事故
16.如图,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a(选填“>”“<或“=”)pb.当打开阀门时,液体________(选填“流动”或“不流动”)
17.沉睡800年的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成功打捞出海,它沉没于水下20米深,则船甲板上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帕.(水的密度是1.0×103kg/m3,g=10N/kg)
18.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A∶hB=2:1,底面积之比SA:SB=1:2,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6分)
19.(10分)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则大气压的值可以表示为p=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_注射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0.(8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图1、2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大小与________大小有关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________图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4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a、b、c、d所示.(图a、b、d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ρ盐水>ρ水)
(1)根据图______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b、c验证:_________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图b、d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图________(选填“a”“b”“c”或“d”)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
四、计算题(共18分)
22.(9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科考队员在附近遥控机器人.若机器人质量为500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0cm2.(g取9.8N/kg)则:
(1)机器人的重力为多少?
(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104Pa,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吗?
(3)如果科考队员的质量为70kg,他双脚跟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科考队员能在冰面上安全行走吗?
23.(9分)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g取10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九章测评卷
1.A
【解析】A、重型载重汽车有多个车轮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保护路面,符合题意B、压路机碾子质量,很大,对地面的压力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增大对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C、铁镐的下部做得很尖,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D、钢铲的刃做得较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故选A.
2.A
【解析】没有吹气时,硬币上方和下方都受到相同的大气压的作用,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硬币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产生向上的升力,因此硬币就“跳”过了栏杆.故选A.
3.A
【解析】公式p=ρ液gh中的h(深度)是指液体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即“自由液面”)到研究点所在的水平面的距离.由图可以看出:hA=hB>hc,因此液体密度一定时,PA=PB>Pc
4.C
【解析】A、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B船闸左右两边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不属于连通器;D、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属于连通器;故选C.
5.B
【解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帕斯卡做的实验知,虽然管很细,但由于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6.A
【解析】①风从窗前刮过,窗外气体流速大于室内,使外部压强小于内部压强,所以窗帘会向外飘出;②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压强,是因为内部空气流速快;③汽车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阻力;④大型客机升空前要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空气流速,减小飞机上表面的压强,从而增大升空的动力。故选A.
7.B
【解析】A、用吸盘挂钩挂衣物,是大气压强的作用.不符合题意.B、压路机的碾子做得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路机对地面的压强.符合题意.C、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潜水艇有坚硬的钢铁外壳,是防止压强过大,压坏潜水艇.不符合题意.D、大海中的轮船并排航行,两个轮船之间的水流动速度大,压强小,轮船外侧压强大于两个轮船之间的压强,把两个轮船压向中间,容易出现撞船事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8.B
【解析】据图可知,浴缸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浴缸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浴缸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是正确的
9.B
D【解析】A、因玻璃管的上端是封闭的,所以此装置不是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故B符合题意.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因大气压是变化的,测量值不一定为76厘米汞柱高,故C不符合题意D位置较高处的大气压较低,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就会下降,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BD.
10.B
【解析】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甲正确,乙错误;向左侧的管中充气时,左侧管中压强变大,右侧管中的液面上升,丙正确;从左侧管中抽气时,左侧管中的压强变小,右侧管中的液面应该下降,丁错误
11.A
【解析】因为瓶内封闭气体压强p等于大气压p0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即P=P0+ρGh,h为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当把它从山下拿到山上时,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瓶内气体压强p不变,而大气压p0变小,所以h应变大,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上升
12.A
【解析】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当容器倒过来时由于底面积减小了,所以液体的深度增加了,所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有一部分压在了容器壁上了,所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小;故选A.
13.增大
减小【解析】大型平板车安装了数十个车轮,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汽车与路面之间的受力面积,减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
14.瓶子变瘪了
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解析】因为当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往瓶内倒一点开水,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被排出一部分到瓶外倒掉水并盖上瓶盖后,瓶内气体冷却收缩,这时矿泉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扁了
15.变大
变小
【解析】当火车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受到的压强大于内侧受到的压强,人被压向列
车,发生交通事故
16.<
不流动
【解析】由公式p=ρhg知pa17.2×105
【解析】船甲板上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20m=2×105pa.
18.2:1
【解析】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圆柱体其密度相同都为ρ,p====
==pgh,
∴
pA=ρgha,pb=ρghb,∴===
19.(1)排尽注射器筒内空气
(2)
(3)偏小
(4)甲
若选择乙注射器,则拉力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解析】(1)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容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p==
eq
\f(F,)
=(3)如果筒内漏进少量空气或空气没有排尽,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p=可知,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4)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当大气压约为100000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由p=,可得F=pS=100000Pa×0.0002m2=20N,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故理由是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20.(1)泡沫的凹陷程度
(2)压力
(3)1和3
(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解析】(1)实验中,泡沫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用泡沫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2)比较1、2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3)要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就要控制压力不变而受力面积不同,1和3两图符合题意.(4)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压力不变.小明实验时没有保持压力不变实验过程中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变化,无法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1.(1)a、b
(2)同种液体中
(3)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c
【解析】(1)要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需要选取不同形状的容器,并且容器内液体的深度和种类必须相同,图a、b满足上述条件,并且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相同,故实验结论得证.(2)由图b、c可知,两种液体的种类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压强计指针偏转角度不同,可见: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3)由图b、d可知,液体密度不同,深度相同,压强不同,可见: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增大的原因是木块放入液体中使液体的深度增加,液体产生的压强增大,可见c符合题意.
22.解:(1)G=mg=500kg×9.8N/kg=4900N.
(2)S=4×1000cm2=0.4m2,
p====1.225×104pa,
因1.225×104Pa<4.2×104Pa,则机器人能安全通过该冰面.
(3)F人=G人=m人g=70kg×9.8N/kg=686N,p人==≈4.5733×104pa,
因4.5733×104Pa>4.2×104Pa,则科考队员不能在冰面上安全行走
23.解:(1)水对桶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S=100cm2=1.0×10-2m2
由p=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F=pS=1500Pa×1.0×10-2m2=15N;
(3)台面受到的压力:F=G桶+G水=G桶+m水g=20+8kg×10N/kg=20n+80n=100N,
台面受到的压强:p′===10000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