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1 病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1 病毒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16 22: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病毒》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全面、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病毒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互相配合完成实验任务。
2、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二、教学重点
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病毒结构的独特性;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病毒图案。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由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和前几年曾造成重大影响的传染病导入,并提问: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谁?从而引出课题:病毒
新课讲解:
一、病毒的形态
结合多媒体出示的两则文字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病毒的分布和大小:
1、病毒分布很广:陆地、海洋、天空,各种动植物乃至动植物体内甚至细菌的体内,都能找到它。
2、病毒的大小: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多数病毒在10--300纳米之间(百万分之一毫米),三万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大小。所以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病毒的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
教师出示资料介绍:病毒通过接触、空气、水、伤口、血液和蚊虫叮咬等途径进行传播。
教师讲析营养方式的分类:
教师强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们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才能体现生命活动。
教师结合一段动画演示一个蝌蚪形病毒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使学生感知病毒的自我复制过程。
结合此点教育学生在换感冒打喷嚏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3、教师讲解。
4、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5、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6、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7、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8、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二)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