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青藏地区》
?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知道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丰富的资源,了解该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
?
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三江源地区
江河源地、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青藏地区
世界屋脊、高寒牧区、河谷农业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
___级阶梯,位于我国西南部,_______山脉以西,_____山脉、______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横断
昆仑
祁连
一
位置
昆
仑
山
脉
祁
连
山
脉
横
断
山
脉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地形
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
”之称;
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
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青藏地区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具有独特的_____气候,冬___夏___,年温差____,日温差_____;由于海拔____,
空气_____,日照_____,_________强烈。
高寒
寒
小
大
气候
凉
高
稀薄
充足
太阳辐射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读图比较拉萨、成都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说一说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月
7月
拉萨
成都
-3°C
16°C
5°C
25°C
地形
图解青藏地区“高”“寒”的因果关系。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衣
青藏高原上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而游牧民族又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携带增减的衣物,所以把衣服设计成这样的款式,平时漏一个袖子,冷了把另一个也套上,热了就把两个袖子都解下来。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藏袍
住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牧区居民:毛毡帐篷
非牧区居民:碉房
行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的”,
其是怎样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防御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
(1)修建这条铁路,要克服的自然障碍主要有什么?
多年冻土
高寒缺氧
生态脆弱
(2)这条铁路的建成对青藏地区有什么意义?
结束了青藏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促进青藏地区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促进西藏、青海的经济发展。
食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糌粑
牦牛肉
酥油茶
(1)青藏地区以哪一种农业部门为主?
(2)青藏地区有哪两大牧区?
以畜牧业为主
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探究青藏地区人们饮食结构形成原因。
(3)主要畜种有哪些?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1)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有河流水源。
不利:海拔高,气温低,山地多,平地少。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2)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较肥沃。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气温低,作物生长周期长;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2019·内江)2018年暑假期间,内江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乘大巴车从内江到拉萨开展研学旅行。下图为研学旅行行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行程中路况最差的路段是(
)
A.内江至康定
B.康定至八宿
C.八宿至林芝
D.林芝至拉萨
2.研学旅行夜宿芒康,小组成员在卧室过夜必备的生活用品是(
)
A.电风扇
B.望远镜
C.棉被
D.茶叶
3.小组成员途中能看见当地常见的动物是(
)
A.大熊猫
B.雪豹
C.大象
D.牦牛
读图,完成4~5题。
4.很多藏族朋友脸上都有可爱的“高原红”,其形成原因是( )
①海拔较高 ②传统妆容 ③日照强 ④天生丽质 ⑤空气稀薄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5.男式藏袍有两个肥大的袖子,天冷时两袖都穿在身上,天热时则脱去一袖扎在腰间,成为藏族“袒露一臂”的独特装束,这是因为( )
A.时尚
B.当地气温日较差大
C.当地降水多
D.个人喜好
6.(2019·柳州)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1)该区域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2)该区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
之称,分布着一系列山脉,①山脉的名称
是
山脉。
(3)因地形的影响,该区域具有独特的气候,是我国夏季
最低的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该区域
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4)据图分析,该区域充分利用分布广泛的高山草甸发展
业。
(5)该区域的聚落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的
地区,因为这里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农业的基础条件较好。
青藏
横断
气温
光照
畜牧
河谷
三江源地区
考点2
位于
省南部,是
源区、
源区、
源区的总称。
被誉为“
”。
位置
青海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
考点2
结合右图及书本上相关数据,说一说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江河之源
雪山和冰川融水
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
1.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因为那里降水多。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降水较少,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2.“三江源”中的“三江”与“三江并流”中的“三江”不同。
“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是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三江源地区
考点2
指点迷津
三江源地区
考点2
环境问题
淘金挖矿
树木砍伐
源区污染
冰川消融
虫鼠破坏
过度放牧
三江源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三江源地区
考点2
保护意义
①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②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③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三江源地区
考点2
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黄河、长江水源难以为继,水量大大减少,多项水利功能可能下降,为中下游地区提供水源能力减少,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过去时而断流的黄河可能再度发生断流现象。
三江源地区
考点2
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进入大江大河的水量时间变率增大,可能出现和加剧旱涝等水文灾害,进入大江大河的水质可能有变化,如泥沙含量大大增加,沉积、淤浅河道、湖泊,这些水体的调蓄功能下降,泄洪能力减弱,可能会加剧旱涝灾害;影响中下游地区的生产生活等。
三江源地区
考点2
采取措施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加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据图完成1~3题。
1.下列河流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
C.黄河
D.长江
2.“三江源地区”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3.③处应填入的内容为(
)
A.水土流失,草地沙化
B.冰川消退
C.过度放牧
D.全球气候变暖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回答4~5题:
4.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雅鲁藏布江源区的总称
B.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C.雪山冰川是源区内唯一的补给水源
D.该区人口稀少,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大
5.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因为这里( )
①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②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③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④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青藏地区的人地关系
地势高耸
科研旅游
高原山地气候
高寒
自然景观
交通以公路为主
农业生产
高原湖区,世界之最
高山草原,冰川广布
雪山连绵,大河源头
高原边缘,山高谷深
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
民居特点
人口稀少,少数民族以藏族为主
能源资源
太阳能
地热能
水能
自然风光历史文化
民族风情
家住济南的小明利用暑假陪父母去西藏旅游。请结合下面的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写
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A
,
B
;山脉:C
。
(2)小明临行前,仔细研究了西藏的自然特点,结合其独特的自
然特点,然后开始准备旅游时携带的物品,他准备的物品中可
能包括
、
(至少2种);请你为小明一家推荐一处西
藏的旅游景点
。
(3)小明一家在藏族同胞家中就餐时,品尝了独特、美味的由高原特有农作物
酿制的美酒。藏族同胞告诉小明,西藏受独特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且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请你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4)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借助东部的资金、技术优势,开发
西部丰富的资源。青藏地区有
、
等清洁能源。
积累。
长江
澜沧江
昆仑山
氧气袋
墨镜
布达拉宫
青稞
地热能
太阳能
青藏高原气候特征是高寒,而河谷地带,气温较高,日照时间较长,
适宜农作物生长,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