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南方地区》复习课件——自然特征与农业、长江三角洲地区1(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南方地区》复习课件——自然特征与农业、长江三角洲地区1(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16 10:2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南方地区》1
?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水乡文化和旅游特色;举例说出长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理解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的原因
自然特征与农业
香港和澳门
长江三角洲地区
位置、范围、地形、城市、旅游
位置、组成、经济
自然特征、自然资源、外向型经济
南方地区
台湾省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位置
位于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以东,东面
和南面分别濒临___海、
___海和___海。
秦岭—淮河
青藏高原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地形
西部以 盆地和
高原为主,东部以 平原和
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四川
云贵
长江中下游
东南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探究: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四川盆地北部分布着绵延、层叠的高大山脉,如大巴山、秦岭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和减弱作用。
而大致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则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寒潮能长驱南下。所以,冬季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没有四川盆地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探究: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西双版纳北部的无量山、哀牢山等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
而大致位于同一纬度的广州,其北面的南岭海拔较低且彼此间断,对冬季来自北方的寒潮削弱作用小,使广州地区仍能受到寒潮的影响。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气候
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主要属于哪个气候类型,总结其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因素,以及该气候类型发育的植被和土壤。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探究: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纬度较低(低纬度)
距海较近
(降水丰富,河流中多)
气温偏高,降水偏多
形成湿热的自然特征
湿热环境发育的红壤
常绿的植被
(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势西高东低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1.南方地区气候_____,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_____,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2.平原地区,地势低平,_____密布,_____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星分布在_____和缓坡。
水田
河湖
灌溉
河谷
湿热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
南方盛产哪些农产品?举例说出这里的典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等。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等。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2019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出席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此次年会的主题为“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读“南方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博鳌亚洲论坛举办地的气候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博鳌亚洲论坛举办期间,在接待贵宾的餐桌上摆
放的当地特色水果可能是(  )
A.雪梨和苹果  B.椰子和香蕉 
C.苹果和榴莲  D.哈密瓜和椰子
(2019·无锡)读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柑橘优势区域的气候条件是 (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C.气候高寒,光照强烈
D.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4.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
产的最北端,这里的热量条件之所以能满足生产
柑橘的需要,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南部有云贵高原阻挡,夏季风不易进入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
C.气温低,柑橘的生长期较长 D.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5.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南方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居独特,水田集中连片。

(1)图中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①是 ,②是 盆地,③是 海峡,④是 岛。
(2)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底层架空,楼上住人,楼顶尖、坡度大。请分析这种房屋结构的优点。
(3)贵阳和上海相比,“寒暑适中”的原因是什么?
(4)试比较A地区与B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2)底层架空,便于通风散热、防潮,防止野生动物袭扰;楼顶尖、坡度大是为了及时排水。
(3)贵阳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因为海拔较高,所以夏季气温较低,故“寒暑适中”。
(4)相同点:降水丰富,都属于湿润区;不同点:地形类型不同
四川
台湾
琼州
南岭
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下游,濒临 海和 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主要包括 市、 省南部、 省北部地区。
上海
江苏
浙江
长江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探究:分析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①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②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③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地形: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河湖:水网密布,湖泊星罗
鱼米之乡
探究: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探究: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洪涝灾害
不利于城市规划建设
河流污染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观察左图,找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扬州等城市。说说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
探究:上海作为核心城市,举例说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哪些?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科技人员
某市市长
一有空闲,我就到周边市县的厂家做技术指导,他们称我为“星期天工程师”。
我市与上海市的经济协作十分紧密,这也大大促进了本地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为周边市县提供技术指导
加强与其他城市的经济协作,促进了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
探究:上海作为核心城市,举例说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哪些?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为近郊农产品提供市场
上海资金来源充裕,为各公司的股市、证券交易提供充足的资金
郊区农民
上海城市的迅速发展,也使得蔬菜等副食品的消费日增,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公司总裁
我们公司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了,资金来源充裕。
探究: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有哪些影响?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形成“同城效应”。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列举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 、杭州 。
水乡风貌:江苏的 、
,浙江的 、 等
传统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古典园林
西湖
周庄
同里
乌镇
西塘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考点2
探究: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1 旅游资源丰富
2 历史文化价值高
3 水乡风光特色鲜明
4 交通便利
5 服务设施完善
6 距离客源地近
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南京、扬州、镇江等历史文化名城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安徽省 B.浙江省
C.上海市 D.江苏省
2.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市的地理位置特点是( )
A.位于长江和京杭运河交汇处
B.位于沪杭线上
C.濒临东海
D.临近太湖
3.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苏州评弹 B.宁夏花儿剧
C.奉腔 D.唐山皮影戏
(东营中考)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 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5.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
(2019·石家庄)2018年以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不断加速,201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6~8题。
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巨大价值是 (   )
A.灌溉与发电 B.养殖与发电
C.供水和养殖 D.供水和运输
7.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 (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发展 
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属于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的是 (    )
A.苏州园林、杭州西湖 B.颐和园、周庄 C.南锣鼓巷、明孝陵 D.日月潭、太湖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长江三角洲
位置优越,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面海背陆,腹地广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地形平坦,气候湿润,水网稠密,农耕条件优越,著名的“鱼米之乡”
海陆交通便利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本次发布的《规划纲要》由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12章构成。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于国家战略的意义和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2019·原创)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1)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省区名称:① , ② ,③ 。
(2)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3)近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这说明上海
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
(4)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粵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
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请分析国家把这几个区域的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
的共同目的,并思考这几个区域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列举一点)。
.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沿江、沿湖、沿海分布
辐射带动作用
①共同目的: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整体发展
②共同特点:有雄厚的科技与经济实力支撑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