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0 19: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学案: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编制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识记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建立;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关系观。增强对岳飞等英雄人物的爱戴情感。
重点 1辽、宋、西夏、金之间并立关系的建立;2.岳飞抗金。
难点 1. 辽、宋、西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状态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学习方法 “五代十国”时期之后的北宋建立-----南宋灭亡、元朝统一,这一段时期被称为“民族政权并立”时期(960——1276年)。重点抓住两方面的内容:1、辽、宋、西夏、金,这些并存的民族政权的建立情况。2、三个边地政权(辽、西夏、金)与中原政权(北宋、南宋)之间的战与和的关系。
预习展示 学习过程:阅读课文,把下列知识要点在书上找到并做上记号。写上考点提示词一、地方性民族政权的建立1、辽朝:建立时间?民族名称? 首领?都城 国名? 治国方式?2、北宋:建立时间? 开国之君?都城 3、西夏:建立时间?民族名称? 首领?都城 国名?4、金朝:建立时间?民族名称?生活地区 首领?都城 国名?5.南宋:建立时间? 开国之君?都城 二、边地政权与中原政权之间的战与和的关系。1、辽与北宋:澶州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当时北宋皇帝是 主张抵抗的宰相是 由战转和的标志是签订什么条约 签约之后双方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西夏与宋:北宋与辽、西夏维持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3、北宋与金:“靖康之耻”指什么事件?(北宋亡国的时间?标志?)4、南宋与金:南宋抗金名将 以少胜多的战役?由战转和的标志? 有何意义
探究展示提升 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决定答案。指定发言人,参与竞争。 1、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怎样的影响 2、为什么说岳飞抗金具有正义性,而他又不是民族英雄?3、分别画出北宋、南宋与辽、西夏、金的关系示意图。4、理解在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特征:⑴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没有分出高下,没有完成统一。 ⑵民族关系战和交织,以和为主。民族融合继续发展。
练习基础过关检测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一位“天女”驾青牛顺黄水而下……于是,草原上又多了一个民族,这个民族建立了辽王朝,是在唐王朝之后,中国境内实力最强大的割据政权。建立辽王朝的民族是( )A.吐蕃 B.契丹 C.党项 D.女真2、假如你是进犯北宋澶州城的辽军统帅,那么你会遇到亲临战场的宋朝皇帝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钦宗 D.宋真宗3、银川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称为“西夏古都”。在北宋时期,曾在这里建国并以此为都城的民族是 ( )A. 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纥 D.党项族 4、南宋诗人杨万里诗曰:“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诗中所谓的“天涯”是指当时哪一政权 ( )A. 辽 B. 西夏 C. 金 D. 元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是在讽刺一个偏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的朝代政权。这个朝代的建立者是 ( )A. 阿骨打 B. 赵匡胤 C. 元昊 D.赵构6、2009年农历二月十五是岳飞诞辰906年纪念日。在岳飞故里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们隆重开展纪念活动。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原因是 ( )A. 岳飞是民族英雄 B.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岳飞被投降派杀害 D. 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7、南宋诗人郑思肖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词人辛弃疾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是 (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C.宜人风光的欣赏 D.个人离愁别恨的抒发 8、几位同学在学习“辽、宋、夏、金”之后总结这一时期的特点。其中有误的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B.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C.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D.统一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9、金庸武侠小说名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1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11、下列中国古代史上实现国家统一的几个王朝的历史不能进行类比的是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能力提升训练 12、材料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岳飞苦战十年,金人士气大丧。正要乘胜前进,朝廷命岳飞班师回朝。⑴岳飞抗金的事迹有哪些?⑵材料一给我们哪些启示?⑶岳飞遇害之后,南宋与金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和平相处的? 请你评价一下这一途径。
课后反思 1、改正错误: 2、总结本课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