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0 19: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学案: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编制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识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最主要表现。2.认识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重点 1.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经济重心南移。
难点 1.南方经济发展导致中国古代经济发生了哪些具有深远影响的变
学习方法 概括归纳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最主要表现。 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
预习展示 阅读课文,把下列知识要点在书上找到并做上记号。写上考点提示词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读教材P42—43第一段,归纳农业发展的表现。(①②③④)手工业的进步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还可再举例?3.读教材P44—45第一段,归纳商业发展的表现。(①②③)4.两宋时期,著名水稻产区是 流域的 和 ,是天下“粮仓”。新的重要经济作物是 。瓷都是 。世界最早的纸币是 时期出现在 地区的“ ”。南宋都城 是最大的政治中心和繁华的商业都市。两宋时期海外贸易活跃:主要海港有 、 等。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二.经济重心南移1.概念:经济重心南移,是指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使南方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原来的小于北方,最终完全超过北方。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就叫做“经济重心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2.写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关键时间:三国、唐朝中期、南宋。)3.读教材P45回答:哪些指标综合说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结论:南方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三.南方经济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的深远影响:1.南方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2. 南方的商品经济发展趋势明显,启示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3.纸币的出现,棉花的种植,棉纺织业的兴起等新的经济内容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4.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化、艺术的市民性突显了出来。5.辽、金对宋的“战”多是冲着南方的财富而来。又因经济上南北互补,得财而“和”。 南方经济发展,使得北宋、南宋推行“经济外交”有了物质基础。
探究展示提升 整理清楚本课的学习思路,形成知识体系框架。 (解释说明下图,口头展示。) 南北 人 方 农业发展(具体表现?)方 民 经 南 宋: 经济重心战 南 济 商业繁荣(具体表现 ) 南移完成。(表现?)乱 迁 发 展 手工业进步(具体表现 )
练习基础过关检测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 秧马图 牛转翻车 圩田图 海船残骸 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南宋时,我国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在南方兴起,这个行业是 ( )A. 制瓷业 B. 棉纺织业 C. 丝织业 D.造船业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 唐朝 B.北宋 C. 南宋 D. 元朝4.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宋史》“高宗南渡虽失旧物之半,东南地产之饶足可裕国”出现此状主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补充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北人南迁带来技术 D.苏湖熟天下足的流传6.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平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能力提升训练 7.读材料后回答: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南宋《陆游集》(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这种变化的原因。
反思 1、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