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历史专题训练[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历史专题训练[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0 19: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历史专题训练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全国已开展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因此,这将是2012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和焦点。在复习中,要加强对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复习。内容应涉及到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另外与辛亥革命有关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也是中考命题的常青树。考试的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读图题等形式。
[考点链接]: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①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②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影响: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2.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②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
③主张: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⑤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⑥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3.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最大功绩);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政府统治;颁布《临时约法》;创建黄埔军校;发起国民革命运动。
4.国共两次合作
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5.海峡两岸的交往
(1)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构想:“一国两制”。
(2)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4)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两个民间团体。
(5)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6)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7)2000年3月以来,台湾当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广东于3月28日起启动系列纪念活动序幕,以座谈会、论坛、拜祭悼念等各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标志辛亥革命爆发的起义是 (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武昌起义 D.百色起义
3.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
A.武昌 南京 B.天津 北京
C.上海 广州 D.延安 遵义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5.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6.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系列活动中,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2011年4月3日,嘉宾与青年社团代表在孙中山先生纪念铜像前合影。当日,由内地、澳门和台湾的青年社团联合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澳门镜湖医院孙中山先生纪念铜像前举行。下列活动与孙中山有关的有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②成立中国同盟会③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④发起新文化运动(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 1911年10月,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革命团体的政治纲领?该团体的机关刊物是什么?孙中山在这一刊物上将政治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3)孙中山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做出了哪些努力?(列举两项即可)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是孙中山先生诞生145周年,同时也是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
材料二 胡锦涛在一次纪念活动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材料三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
(2)“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是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1924年,孙中山创办了什么学校?中共哪一领导人曾经担任该校政治部主任?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回答,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5)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中得到哪些启示?
三、读图题
11.看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2是哪个革命团体的政治纲领?请你分析这一纲领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
1~8.B、C、A、D、D、C、C、B。
9.(1)中国同盟会;《民报》;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最大功绩);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政府统治;颁布《临时约法》;创建黄埔军校;发起国民革命运动。(任意两条即可)
10.(1)三民主义;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黄埔军校;周恩来。
(3)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4)团结海内外华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5)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1.(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2)中国同盟会;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