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第 5节
课 题 第5课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备 课 9月8日 执 行 月 日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知道马可 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希腊化时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怎样正确认识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
教具准备 学生导学案纸质材料
教学程序 个人随笔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公元 早期,波斯帝国出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 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 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3、布匿战争后, 成为地中海的霸主。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4、古代 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阿拉伯数字)和一般通用的计数法。5、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著有 。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讨论: 4、P.27中国的丝绸是经过一条什么路线传入罗马帝国的 当时中国处于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下?答: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到西亚,再到大秦,即罗马帝国。当时中国处于西汉王朝的统治下。 5、P.28有学者认为,把残酷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扩张说成是东西文化由冲撞而融合的重要方式是错误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答:可以说该观点带有片面性:暴力冲撞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明的作用,但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和损害也很大。 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1、P.29联系地中海东部地区世界古代文明的分布情况,阅读《文明中心的变迁》图,推断图中“6”指哪个文明。你认为这些文明是隔绝的,还是相互联系的 为什么 答:“6”指罗马。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通过地中海东部的商业活动,他们之间一直有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布匿战争、罗马的扩张等使这些文明在相互冲撞中融合。 2、P.30想像并描述马可 波罗来到元朝大都时的心情。提示:主要想象并描述马可 波罗见到元朝繁盛状况时的感受;也可以描述他远离故土来到异国的心情以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后的感慨。 3、P.30除本课提到的这些史实外,再举出几个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事例,说说他们的影响答:①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②遣唐使:借鉴唐朝制度,传播唐朝文化(学习唐朝的经验,对日本影响很大)。 ③鉴真东渡: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④玄奘西行:推动唐朝与天竺(或南亚)的文化交流(系统记录介绍古代印度的第一人,促进文化交流。)四、巩固训练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导学纲要 第5课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一、希波战争1、希波战争的经过2、雅典强盛促进了希腊繁荣二、亚历山大东征1、亚历山大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2、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三、罗马的扩张1、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2、罗马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交往四、中印文华的西传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2、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的贡献五、马可波罗来华
导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