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第 6 节
课 题 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 备 课 9月8日 执 行 月 日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宗教的诞生。难点: 佛教的产生和传播及评价,基督教的演变过程,伊斯兰教的作用
教具准备 导学案纸质材料
教学程序 个人随笔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1、公元 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社会矛盾尖锐, 创立佛教。教义:宣扬“ ”,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2、公元前3世纪, 定佛教为国教,佛教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宗教。3、公元 世纪,基督教产生于 地区,相传其创始人是 。教义: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有“原罪”,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升入天堂。4、基督教的经典是 。5、公元4世纪末, 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欧洲各地。6、公元 世纪初, 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教义:号召人们信仰 “真主”安拉,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7、622年, 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的神权国家。8、8世纪中期, 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讨论: 4、P.32阿育王以武力征伐基本上统一印度半岛后,即定佛教为国教。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答: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通过修行进入“极乐世界”,忍耐服从。阿育王武力统一印度半岛后,急需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佛教所宣扬的教义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政权,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印度半岛,于是阿育王皈依佛教并大肆弘扬佛教。 5、P.33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与基督教有关吗?答: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生日的日子,是西方国家最大、人们最喜爱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已成为全民性的节日。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记载,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年轻的犹太妇女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 1918年天主教规定圣日大节:圣诞节、净心节(元旦)、显现节、耶稣升天节、基督圣体节、圣母升天节、万圣节等 10天。此外还有狂欢节、忏悔节、斋戒节、濯足节,耶稣受难节、感恩节等。 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1、P.35设计表格,比较三大宗教的创立时间、创立者、经典、积极意义、创立地点。 名称创立者时间经 典产生地区佛教乔达摩 悉达多前6世纪《金刚经》印度半岛基督教耶稣约1世纪《圣经》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伊斯兰教默罕默德7世纪初《古兰经》阿拉伯半岛2、P.35说说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和扩张中的作用。想一想,一种宗教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作用。提示:1、可从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内容来分析。如伊斯兰教规定参加“圣战”是一项宗教义务;凡信仰安拉、遵循经典、服从先知的人,死后可升入天堂等。 2、宗教起作用的原因:一是宗教本身的教义具有吸引力,二是统治阶级的利用。 3、P.35到附近了解一下,你身边的哪些现象与三大宗教有关。提示:因果报应思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画符方法治病;庙里和尚念经;衡山佛教圣地南岳大庙、嘉禾观音庙、普济寺香火不断等。四、巩固训练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导学纲要 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一、佛教1、佛教的产生2、佛教的教义3、阿育王与佛教的传播二、基督教1、基督教的产生2、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3、基督教的发展及分裂三、伊斯兰教1、背景2、创立3、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