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唐朝是怎样建立并逐渐走向强盛的
一、玄武门之变
二、轻徭薄赋
四、加强中央权力
五、完善科举制度
三、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一、玄武门之变
2. 玄武门之变
1. 唐朝的建立
时 间: 618年
建立者:李渊
都 城:长安
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李渊
你知道“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吗?谈谈你的看法。
玄武门
1.原因:
2.作用:
二、轻徭薄赋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唐初经济凋敝
吸取隋亡教训
1.表现
2.作用
三、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秦叔宝
杜
如
晦
李
靖
程
咬
金
十八学士图
你知道唐太宗关于”三镜”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魏
征
你还知道哪些唐太宗用人纳谏的故事?给大家说一说。
四、加强中央权力
2.作用
1.措施
沿用三省六部制
精简机构
皇帝
中书省(起草政令)
尚书省(行政实施)
门下省(负责审核)
吏部
户部
刑部
礼部
兵部
工部
三省六部示意图
五、完善科举制度
1.常设科目
2.考试内容
明经科 进士科
明经科: 儒家经典
进士科:
诗赋
政论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日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矣!”你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
小结
李渊建立唐朝
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
轻徭薄赋
知人善任 重视纳谏
加强中央权力
完善科举制度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知识巩固
畅想天地
自己动手
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
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唐太宗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任用。”
1.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表明他们用人的标准是什么?
2.他们的用人标准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设计表格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在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
自己动手贞观之治
[课标内容]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②轻徭薄赋是历代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③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贞观之治”的含义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贞观之治”的内容
二、难点
1、如何评价唐太宗
2、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
[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问题——讨论”教学法
[导入新课]
提问:隋朝为什么会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
教师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一、玄武门之变
1、唐朝的建立
2、玄武门之变
二、轻徭薄赋
1、原因
2、表现
3、作用
三、知人善任
1、原因
2、表现
3、作用
四、加强中央集权
五、完善科举制度
六、“贞观之治”的含义
[小结]
要求学生谈谈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以突破难点。
[课后活动与探究]
课后收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第2课 贞观之治
1、( )年,( )建立唐朝,定都( )。
2、唐太宗的名字叫( ),他要位期间的年号为( ),他是发动( )做了皇帝。
3、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是( )。他重用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为相,人称“房谋杜断”。前后向唐太宗上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4、唐太宗贞观年间,为了防止宰相专权,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采取的措施是( )。
5、唐初沿用( )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 )、( )和( );六部是指( )( )( )( )( )( )。六部隶属于三省中( )省。
6、唐太宗为解决“民少吏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是( )。
7、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 )和( )。在当时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应该考( )科。
8、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 )。
9、“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