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课件+教案(岳麓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课件+教案(岳麓版七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0 19:05:41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二、元朝大统一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及建立政权
蒙古汗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206年 成吉思汗 建立蒙古汗国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召开军事会议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2.成吉思汗和继任者的扩张战争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灭西夏、金,降伏畏兀儿、吐蕃,攻占大理。
三次西征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
成吉思汗被人赞誉为“一代天骄” ,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二、元朝大统一
1. 忽必烈建元朝
忽必烈为什么定国号“大元 ”?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元大都城遗址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
2.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文天祥(1236-1283年)
文天祥祠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建行省制度
设宣政院
设澎湖巡检司
行省制度是怎么
回事?
宣政院负责管什么?它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澎湖巡检司的设立说明了什么问题?
元世祖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元朝社会经济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有哪些?
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元大都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泉州是对外贸易最大港口
表现
4 . 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议一议,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元朝时民族大融合的有利条 件是什么?表现在什么地方?
条件: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表现
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江南民谣
元朝的织布机
元朝的纺纱机
13-14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城市
元大都
平面
复原图
《马可·波罗行记》记载了大都的繁荣
泉州古港
忽必烈即元世祖(1260—1294年在位) ,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统一全国。
简述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表现。
知识巩固
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畅想天地
仔细阅读《元朝疆域图》,指出今天哪些行省的名称元朝时已经确定,查一查图中的北海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自己动手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课标内容]
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行省制度、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元世祖重视农业;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元大都和泉州;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①通过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评价,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阐释历史现象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③分析归纳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表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来客观评价成吉思汗。
②了解蒙古政权武力征服南宋的过程,具体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从历史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客观议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
③仔细阅读《元朝疆域图》,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了解今天哪些省的名称在元朝时已经确定,并对照《亚洲地图》,了解北海的位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全面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感知元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②通过了解成吉思汗的成长与统一蒙古的过程,感知困苦与挫折对英雄人物成长的磨砺,从而有意识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③通过文天祥抗元和被俘后坚贞不屈、从容就义的事迹,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④通过蒙古和元朝的统一及蒙古政权的扩张,认识战争的多样性,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元朝的大一统;②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难点:①关于对成吉思汗的评价;②关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教学方法]
导读、问题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两宋时期,我国先后出现了哪些少数民族政权/学 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两宋时期,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吐蕃和蒙古政权等。这个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直到元朝统一全国,才结束了 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元朝是怎样建立和统一全国的?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情况怎样?
导入新课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2、蒙古汗国的建立
二、元朝大统一
1、忽必烈建立元朝
2、文天祥抗元和元灭南宋
3、行省制度与宣政院的设置
4、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 )为大汗,尊称( ),都城在( )。
2、( )年,( )建立元朝,定都( ),即今北京。( )年,元朝统一全国。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是抗元英雄( )的诗句。
4、元朝建立了( )制度,并在中央设( )管辖吐蕃,( )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元朝还设置( ),管辖( )和( )。
5、( )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 )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6、元朝时,用( )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
7、元朝时,松江农家妇女( )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8、元朝时,全国的棉纺织中心是( ),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
9、国际性的大都市,唐朝时的城市是( ),元朝时的城市是( )。
10、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是(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