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前期的科学技术
[课标内容]
①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②以长城、北京故宫为例,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明长城;北京城及故宫;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明朝时,我国传统科学技术仍处在世界前列;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
①通过观看有关影视资料或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结论的能力。
②通过对本课最后一段大字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在观看有关录像资料、阅读有关材料或听取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努力获取有效信息。
②通过对课中题和课后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具体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是世界上伟大工程,《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古代杰出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③通过分析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明长城;②明北京城及其故宫;③李时珍和《本草纲目》;④《天工开物》。
难点:为什么自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教学 方法]
运用多媒体,在阅读、观赏的基础上,以问题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明长城和北京故宫
1、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
2、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北京城
二、《本草纲目》
1、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2、“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
三、《天工开物》
1、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2、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共20张PPT)
第23课 明清前期的科学技术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二、古代科技巨著的涌现
自然科学成就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 宫 鸟 瞰 图
万里长城
长城由城墙、敌台、烽火台、关城四个部分组成。长城的城墙高大坚固,有比较齐全的防御设施。城墙上有宇墙、垛口、和瞭望洞,每隔数百米便有一座敌台,敌上层可以守卫射击,下层可以居住士兵和储存粮械。在长城内外沿线山势险要处或交通要冲,还建有许多烽火台,用以传递军情。 关城是长城的重要防守据点,都建在地势险要之处。如山海关、嘉峪关等。关楼凌空,昂首云天、巍峨庄严,虎视远方,蔚为壮观。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嘉 峪 关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宋应星
宋应星《天工开物》
一、明清前期我国主要的自然科学成就有哪些?
二、明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它的东西端点分别在哪里?
三、“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指什么?
口谦数喜
an. com
束
月
廣渠
秦长城
匈
奴
辽东o
秦
咸阳
明长城
嘉峪关
山海关
明
草林
天工開物
先生投
《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