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那些人人都想读却不去读它的书。但鲁迅的著作,特别是他的杂文集,却是我平生读得最津津有味最爱不释手最上瘾的图书之一,在复读的次数,在阅读的快感方面,或者只有金庸的小说可以作为比照。
我不曾因为鲁迅伟大而读他,而是因为他可读耐读才去读他。
我毫不犹豫地认为,不仅在现代中国文学史,而且在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间,鲁迅是仅有的两位当得起伟大这一名号的作家之一,另一个是曹雪芹。
——摘自《从诗经到围城》
关于杂文
从广义上说,杂文是散文内部的一种体式,但在狭义上,我们所说的散文是指那些带有抒情性的传统意义上的美文;杂文,则是具有时事性的比较理性的随笔和杂感,既说理,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属于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关于鲁迅的杂文
内容上始终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反映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
技巧上,以小见大,多选取生活中具体、平凡的小事,形象性强,善用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把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透过鲜明的形象加以体现,“嬉笑怒骂,婉而多讽”,“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他的杂文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文化界的反动文人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了复古主义逆流;资产阶级买办文人极力鼓吹“全盘西化”;而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爱国青年出于爱国热情,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与外国文化这一问题上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批送去主义
批送去主义
①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批送去主义
①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批送去主义
①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物
批送去主义
①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送梅兰芳
——人
——物
批送去主义
①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送梅兰芳
——人
——物
进步
批送去主义
①
② 揭出实质: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送梅兰芳
——人
——物
进步
批送去主义
①
② 揭出实质:媚外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送梅兰芳
——人
——物
进步
批送去主义
①
② 揭出实质:媚外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送梅兰芳
——人
——物
③ ④指出危害
进步
批送去主义
①
② 揭出实质:媚外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送梅兰芳
——人
——物
③ ④指出危害
一、讨残羹冷炙
进步
批送去主义
①
② 揭出实质:媚外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送梅兰芳
——人
——物
③ ④指出危害
一、讨残羹冷炙
——经济衰败
进步
批送去主义
①
② 揭出实质:媚外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送梅兰芳
——人
——物
③ ④指出危害
一、讨残羹冷炙
——经济衰败
二、“抛给”、“送来”
进步
批送去主义
①
② 揭出实质:媚外
揭示来源:闭关主义
列举表现
送古董、送画
送梅兰芳
——人
——物
③ ④指出危害
一、讨残羹冷炙
——经济衰败
二、“抛给”、“送来”
——主权丧失
进步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羡慕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羡慕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大吸鸦片:废物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羡慕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大吸鸦片:废物
⑨ 挑选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羡慕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大吸鸦片:废物
⑨ 挑选
鱼翅:吃掉,不用它宴客
鸦片:送药房,不弄玄虚
烟枪烟灯:送博物馆外毁掉
姨太太:请她们走散为是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羡慕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大吸鸦片:废物
⑨ 挑选
鱼翅:吃掉,不用它宴客
鸦片:送药房,不弄玄虚
烟枪烟灯:送博物馆外毁掉
姨太太:请她们走散为是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羡慕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大吸鸦片:废物
⑨ 挑选
鱼翅:吃掉,不用它宴客
鸦片:送药房,不弄玄虚
烟枪烟灯:送博物馆外毁掉
姨太太:请她们走散为是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创新
⑩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羡慕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大吸鸦片:废物
⑨ 挑选
鱼翅:吃掉,不用它宴客
鸦片:送药房,不弄玄虚
烟枪烟灯:送博物馆外毁掉
姨太太:请她们走散为是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创新
⑩
新人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羡慕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大吸鸦片:废物
⑨ 挑选
鱼翅:吃掉,不用它宴客
鸦片:送药房,不弄玄虚
烟枪烟灯:送博物馆外毁掉
姨太太:请她们走散为是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创新
⑩
新人
新文艺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羡慕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大吸鸦片:废物
⑨ 挑选
鱼翅:吃掉,不用它宴客
鸦片:送药房,不弄玄虚
烟枪烟灯:送博物馆外毁掉
姨太太:请她们走散为是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创新
⑩
新人
新文艺
目的、结果
⑤ 主张拿来主义
⑥ “拿来”不是“送来” (抛给)
⑦ “拿来”是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拿
⑧
正确态度: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占有)
错误态度:
反对旧主人
羡慕旧主人:
徘徊不进:孱头
放火烧光:昏蛋
大吸鸦片:废物
⑨ 挑选
鱼翅:吃掉,不用它宴客
鸦片:送药房,不弄玄虚
烟枪烟灯:送博物馆外毁掉
姨太太:请她们走散为是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创新
⑩
条件:沉着、勇敢
新人
新文艺
目的、结果
《拿来主义》写法上的特点主要是
《拿来主义》写法上的特点主要是
1. 先破后立,因果论证
《拿来主义》写法上的特点主要是
1. 先破后立,因果论证
2. 形象说理,比喻论证
《拿来主义》写法上的特点主要是
1. 先破后立,因果论证
2. 形象说理,比喻论证
3. 语言犀利,幽默讽刺
鲁迅风格
寓庄于谐的犀利
辛辣与风趣共存
力度与机智并胜
幽默的力量
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
大凡幽默的文字,都能毫不造作地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任性的描述中揭示让人惊诧的真理。最后,是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如同果戈里所言:“透过有目共睹的笑”揭示“世人看不见的眼泪”。
幽默的力量
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就是反复思考推求语言的意味,具体地说:一是辨析,二是品味。“揣摩语言”前提是必须熟悉课文,总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揣摩语言”注意三个方面:
“揣摩语言”注意三个方面:
1. 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
“揣摩语言”注意三个方面:
1. 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
2. 有关词、句的感彩;
“揣摩语言”注意三个方面:
1. 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
2. 有关词、句的感彩;
3. 有关词、句的表达作用。
“揣摩语言”总的方法是联系语境
“揣摩语言”总的方法是联系语境
语境
“揣摩语言”总的方法是联系语境
语境
外部语境
“揣摩语言”总的方法是联系语境
语境
外部语境
社会背景
“揣摩语言”总的方法是联系语境
语境
外部语境
社会背景
文化背景
“揣摩语言”总的方法是联系语境
语境
外部语境
社会背景
文化背景
人际背景
“揣摩语言”总的方法是联系语境
语境
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
社会背景
文化背景
人际背景
“揣摩语言”总的方法是联系语境
语境
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
社会背景
文化背景
人际背景
文章中心、上下文等
“揣摩语言”的步骤一般如下:
“揣摩语言”的步骤一般如下:
1. 筛选出关键句子;
“揣摩语言”的步骤一般如下:
1. 筛选出关键句子;
2. 确定句中关键词语;
“揣摩语言”的步骤一般如下:
1. 筛选出关键句子;
2. 确定句中关键词语;
3. 解释词语、句子的表面意思;
“揣摩语言”的步骤一般如下:
1. 筛选出关键句子;
2. 确定句中关键词语;
3. 解释词语、句子的表面意思;
4. 揣摩词语、句子的深层意见、感情
色彩表达作用;(关键点)
“揣摩语言”的步骤一般如下:
1. 筛选出关键句子;
2. 确定句中关键词语;
3. 解释词语、句子的表面意思;
4. 揣摩词语、句子的深层意见、感情
色彩表达作用;(关键点)
5. 把揣摩的结果整理成简练的文字。
小试牛刀
小试牛刀
1.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小试牛刀
1.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小试牛刀
1.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3. 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
自诩是太阳
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他发疯而死
中国
尼采
自诩是太阳
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他发疯而死
中国
自诩地大物博
尼采
自诩是太阳
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他发疯而死
中国
自诩地大物博
崛起地下的煤就足够
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尼采
自诩是太阳
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他发疯而死
中国
自诩地大物博
崛起地下的煤就足够
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只送去,不拿来
尼采
自诩是太阳
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他发疯而死
中国
自诩地大物博
崛起地下的煤就足够
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只送去,不拿来
子孙沦为乞丐(亡国灭种)
4.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4.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5.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
4.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5.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
6.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大宅子
比喻
文化遗产
(包括外国文化遗产)
大宅子
比喻
孱头——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鉴赏(逃避主义)
哈哈哈!
昏蛋——不分好坏、盲目排斥、全盘否定(虚无主义)
太棒了!
废物——崇洋媚外、全盘西化
(投降主义)
语言的特点
1. 含义丰富深刻
语言的特点
1. 含义丰富深刻
2. 感情鲜明浓郁
语言的特点
1. 含义丰富深刻
2. 感情鲜明浓郁
3. 取譬形象生动
语言的特点
1. 含义丰富深刻
2. 感情鲜明浓郁
3. 取譬形象生动
4. 说理科学严密
语言的特点
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么提出论点的?
作者为什么要批判“送去主义”?
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义”的?
作者是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
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阅读文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