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接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用简单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熟练认读分数,能够写简单的分数,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老师买了一些蛋糕想请大家帮忙分一分。
(1)9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每人几块?像这样的分法,在数学上叫做什么?
(2)9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试着分一分。
(师巡视指导)
剩下的这块蛋糕你是怎么平均分的?
2、指出:像这样,2份中的1份,我们还能用整块来表示吗?该怎样表示呢?
3、同学们刚才说的1/2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分数”。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刚才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我们就说,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另一份呢?
(2)跟老师读,二分之一,一起读一读,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3)明确:只要是把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同样也能够得到它的1/2呢?
学生交流,集体汇报。
(5)那长方形纸的1/2又该怎样表示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先折一折,然后用斜线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开始吧!
(6)学生展示作品。你是怎样折的?有没有不一样的折法?上来给大家说一说,还有不一样的折法吗?
(7)同学们真棒,同样的一张长方形纸,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折法,三种折法明明各不相同,为什么说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2、判断正误。
(1)下面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课件出示题目)
(2)谁来说一说?能说说理由吗?为什么?
3、动手操作。
(1)认识了1/2后,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照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
(2)动手折一折,把你想要表示的这个几分之一表示出来,行吗?拿出准备好的纸片折一折并涂一涂!开始!
(3)谁愿意先来介绍你表示的分数?你把纸片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呢?
(4)出示不同的的1/4。
提问: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呢?能说出理由吗?
4、比较分数大小。
(1)刚才我们表示出了一些分数,明明也表示出了一些分数,我们来猜一猜。
(2)你认为是1/2更大一些还是1/4更大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3)可是刘老师有个问题,明明这里的2比4要小,怎么1/2反而比1/4要大呢?
(4)没错,同样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
(5)接着看,这是几分之一?怎么来的?猜对了吗?一起来看看!这个1/8和前面的1/2和1/4相比,是更大一些还是更小一些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7)用手中的图形去比一比分数的大小吧。
5、分数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1)咱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那分数应该怎样写呢?你们知道吗?师演示写一个分数。
(2)会写了吗?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3)学生汇报,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
(4)好,关于分数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还有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老师课前就早已准备好了一个分数,想看看吗?
(1)课件出示学生的1/2和刘老师的1/3,你们来猜猜,如果老师把纸打开的话,你认为是老师这张纸大还是同学的那张纸大吗呢?
(2)你来说!为什么呀?
(3)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老师的这张纸还原。你们真棒!
2、最后我们来一个头脑风暴。明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
(1)今天妈妈过生日,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1/2,妈妈吃了剩下蛋糕的1/2,爸爸妈妈吃得一样多吗?怎么不一样?
(2)我们来看看。(图示)
这是谁吃的?妈妈吃的在哪?妈妈吃了整块蛋糕的几分之一?明明吃的是这一块,你能用一句带有分数的话说出明明吃的蛋糕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