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培养认真计算和按格式认真书写以及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收获,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递等式计算。
教学难点:
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学习单、贴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题意
导入:星期天,小军和小晴到文具店去购买文具,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多媒体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完整的说出来?
指名回答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1)师:看,小军买了什么?
课件出示:小军说:“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
师:猜猜小军让我们帮他干嘛?
课件出示:他一共用去多少元?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要先算什么?
指生答:要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2)学生在学习单上列式解答,教师巡视。
指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先求3本笔记本的价钱??? ① 5×3=15(元)
再加1个书包的价钱???? ② 15+20=35(元)
(3)师:孩子们,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板贴:分步算式)
(4)师提问:孩子们有不是分步解答的吗?
生汇报师板书:5×3+20
生结合问题说说是怎么想的。
和他的算式一样的请举手
指2~3名孩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师指出:孩子们,你们真聪明,把第一步先算的笔记本的钱5×3看做一个整体,再加上书包的20元,就是我们要求的“一共花去的钱”,巧妙的把这两个分步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板贴:综合算式)
(6)细心的孩子一眼就会发现:在5×3+20这个综合算式里,既有乘法运算又有加法运算,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在数学上我们称它叫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学生齐读课题
(7)师提问:结合实际问题,想想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同桌相互说一说。
指名汇报(3人),说说想法。
2、学习递等式书写。
(1)孩子们,明白了运算顺序,那这道综合算式到底该用什么方法算呢?数学上综合算式一般用递等式来计算。想看看朱老师昨天制作微课视频吗?(想)想看的同学身体坐正仔细听。
(2)播放微课
(3)孩子们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好,请孩子们在学习单上完成5×3+20的递等式计算,开始。
谁来分享一下。你来说老师写(板书)。
说的很有条理,谁还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
(4)温馨提示:(指名读)
(5)同桌检查递等式书写是否规范。
3、教学例1第(2)问题。
(1)孩子们,下面再来看看小晴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2)。
提问:要求“应找回多少元?”你觉得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谁能更加流畅的再说一遍?
(2)说的真棒,请大家在学习单上列出分步算式。
学生列式,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3)综合算式怎么列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5×2
(4)学生在学习单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孩子们,你能当当小医生,看看这几位同学的递等式计算有没有问题?
可能出现的递等式计算有:
①50-15×2=20(元)??? ②50-15×2
= 50-30????? =35×2
=20(元)?????? =70(元)
③50-15×2??? ④50-15×2
?=30??????? =30-50
?=20(元)????? =20(元)
(5)学生交流:主要说说错在哪了?
(6)指名黑板板书如下:
50-15×2
=50-30
=20(元)
4、总结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5×3+20 50-15×2
(1)提问:孩子们,回顾一下刚才这两个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小组讨论
(3)指名交流、补充: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4)学生齐读: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深化练习,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1题。
16×6-9????? ? 38+4×15??? ????80-23×3
那我们趁热打铁。不出声,孩子们用手势快速告诉我先算什么。
(1)生用手势表示先算什么。
(2)生独立填写任务单“想想做做”第1题。
(3)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下面我要考考小组同学的智慧和眼力了。(师分题)
(1)小组讨论: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应先算哪一步。
(2)指生汇报、补充。
(3)分组计算。
(4)指生读递等式计算过程,师出示结果核对、表扬。
(5)比较: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生补充说一说。
师小结:孩子们,是的,每组算式里的数字虽然相同,但运算符号不同,所以运算的顺序和结果也就不同。综合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一定要先算乘法,如果是同一级的运算,就应从左往右算。
四、课堂运用,形成技能
“想想做做”第5题。
综合算式解答,男女同学大PK。
五、课堂总结,评价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分享一下你的收获?疑问?叮嘱?方法?
结束语:孩子们说的真好。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的两步混合运算,只是混合运算学习的开始,混合运算的知识远不止这些,但只要我们细心、认真、善思,相信你们今后都会成为混合运算的“小能手”。
六、游戏活动,突出重点
——把我送回家
孩子们,为了奖励大家今天精彩的表现,最后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愿意吗?(愿意)愿意的孩子请坐正。
游戏玩法:
先拿出算式卡片,整理好学习用品;站在相应的运算顺序的后面;最后右手高举验证。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本35页第2、3、6题。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15(元) 5×3+20
15+20=35(元) =15+20
=35(元)
15×2=30(元)
50-30=20(元) 50-15×2
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