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这位外国医生是谁吗?对,他就是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纪念白求恩》,解读白求恩那光辉的形象和伟大的精神吧。
12
纪念白求恩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积累词汇和富含哲理的语言,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2.学习叙议结合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学习目标
白求恩(1890—1939),全名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医生。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
白求恩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诗人,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大多气势磅礴、意境开阔。代表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背景资料
白求恩医生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工作,1939年11月12日因被细菌感染在河北唐县逝世。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友人白求恩,毛泽东同志赠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在半个月后,他又写成这篇意义重大的纪念文章。初稿写于1939年12月21日,发表在延安刊物《党的工作》上。原题为《学习白求恩》,后改为《纪念白求恩》。
必备知识
(1)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2)议论文的基本要素:
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文基本常识
识
必备知识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两种。
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
反驳的方法有:①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②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③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
必备知识
字音字形
必记字词
派遣
(
)
殉职
(
)
狭隘
(
)
晋察冀(
)
鄙薄
(
)
热忱
(
)
拈轻怕重(
)
纯粹
(
)
精益求精(
)
qiǎn
xùn
ài
jì
bǐbó
chén
niān
cuì
yì
(tiāo)挑剔
(tiǎo)挑战
(bó
)日薄西山
(báo)薄饼
(bò
)薄荷
挑
薄
粹(cuì)纯粹
悴(cuì)憔悴
猝(cù)猝不及防
遣(qiǎn)派遣
遗(yí)遗失
隘(ài)狭隘
溢(yì)洋溢
谥(shì
)谥号
殉(xùn)殉职
徇(xùn)徇私舞弊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热忱:热情。忱,情意。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词义理解
必记字词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益,更。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品质,是用什么写法来突出这些品质的,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写白求恩同志高贵品质的语句。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4)
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学习。
表达对白求恩的悼念之情,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再次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学习。
第一部分(1-3)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核心
1.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4.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并列
分
总
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文章概括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经历,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共4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2
纪念白求恩
第2课时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梳理《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了解了白求恩大夫的高贵品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学习文章叙议结合和对比手法,并赏析文章的语言风格。
学情回顾
1.本文是议论文,运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文中哪些是叙述,哪些是议论?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分析文章写作方法、赏析文章语言风格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段: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
第二段:
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
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第二段分三个层次,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
第一层: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第二层:先联系“不少的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的人”的行为的实质。
第三层: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第三段: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第四段:
开篇两句的“记叙”简述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交代了白求恩来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战的经过,语言简洁明了,高度概括;而记叙文中的“记叙”大多详细而具体。
2.本文开篇两句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
记叙文中的记叙通过对事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刻画人物,表达情感;而课文开头的记叙是为下文的议论提供充分而有力的依据,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大大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3.默读2、3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
白求恩
不少的人和一些人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极端负责任
对工作的态度
对人民的态度
对技术的要求
极端的热忱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13
4.观察上表,分析文章第2、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返回
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一些人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5.本文语言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请举例说明。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极端”表示程度深,强调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达到了极点,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高度赞扬之情。
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③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采用排比句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更强烈。
6.如何理解这篇文章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白求恩的优秀品德在当今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白求恩大公无私的品质、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同志们的满腔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都有着矫正时弊的意义。
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学后感悟
感悟①:
在当今社会中,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更加可贵,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做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感悟②:
21世纪,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奋斗。伟大的事业要求我们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课堂小结
文章第1段先简述白求恩的事迹,然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第2段叙议结合的特点更加明显;第3段先简述白求恩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及其高明的医术,再由此联系到两种
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1.叙议结合,叙简议精
“一班”人,对他们提出批评;第4段作者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情况,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文章叙议结合,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进行说理,如第2、3段在论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这两种精神时,皆以反面例子与白求恩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白求恩的高尚品
2.运用对比,说服力强
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可贵;同时也在对比中显出差异,更加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句式上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铿锵有力。如第1段的论述及文末的排比句,语言概括,句式整齐,说服力极强;多处采用双重否定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论证的鲜明性。用词上,极其讲究。如第2段的两个“极端”强调白求恩精神的可贵,“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词,生动、简洁、凝练、准确,感彩鲜明。
3.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颂:号召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的精神
叙:白求恩的事迹
议
纪念白求恩
向白求恩学习
德
技
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精益求精的精神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A.医疗(liáo) 狭隘(yì)
微(wēi)不足道
B.脱(tuō)离 极端(duān)
拈(zhān)轻怕重
C.纯粹(cuì) 鄙薄(báo)
漠(mò)不关心
D.实践(jiàn) 派遣(qiǎn) 冷冷清(qīng)清
【解析】A项中,“隘”应读ài;B项中,“拈”应读niān;C项中,“薄”应读bó。
D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
.
.
.
.
.
.
A.佩服 实践 殖民地 麻木不人
B.教训 动机 恰谈会 毫不利己
C.职业 极端 负责任 感人至深
D.悲痛 冷清 晋察冀 家谕户晓
【解析】A项中,“人”应为“仁”;B项中,“恰”应为“洽”;D项中,“谕”应为“喻”。
C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A.人一旦定下目标,就应当坚定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不能见异思迁。
B.这两地虽不远万里,但乘坐高铁能在一天时间里往返一次。
C.劳动模范张明,热爱本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
D.对于那些在一线抢救病人的医护人员来说,个人的安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解析】A项中,“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符合语境。B项中,“不远万里”指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不符合语境。C项中,“精益求精”指(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符合语境。D项中,“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符合语境。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
.
.
.
.
.
.
.
.
.
.
.
.
.
.
课堂检测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 (佩服 钦佩 信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对于他的死,我是很 (悲伤 沉痛 悲痛)的。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和运用近义词。在结合课文内容的同时,分析句意,从词义的差别、句子成分的搭配等角度比较、选择。
佩服
悲痛
4.依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课堂检测
拓展探究
白求恩病逝原因
1939年下半年,为筹集医疗器械和经费,白求恩准备回国一趟。临走之前他将军区的20所医院巡视一遍。
在巡视期间,日军开始了冬季“扫荡”,白求恩暂时放弃了回国计划,带领医疗队奔赴摩天岭前线,在靠近火线的一座破庙里布置了手术室,他顾不上吃饭、睡觉,抓紧时间抢救伤员。在紧张的工作中,白求恩的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尖划破了,他把受伤的手指放在消毒液里浸了浸,继续工作。最后一名伤员做完手术撤离时,敌人已经进村了。
经过一昼夜的行军,白求恩一行到达了甘河净后方医院一所,这时他的手指开始肿胀。但他顾不上休息,第一天就检查了200多名伤员。第二天,他给13人做了手术。就在这里,白求恩为一位头部严重感染的伤员实施排脓手术,他受伤手指被感染了。病毒侵入了他的血液,吞噬着他健康的生命。
11月上旬,黄土岭战斗打响了,白求恩坚决要求上前线。他说:“不能因为这点小病,让我休息,你们要拿我当作一挺机关枪去战斗。”白求恩拄着一根树枝,率医疗队上了前线。
工作中,白求恩昏倒了,病情危急,军区首长指示,不惜一切代价为白求恩治疗。然而医护人员竭尽全力,已回天乏术了。医护人员抬着白求恩向后方转移,当到达离后方医院还有十几里的唐县黄石口村时,白求恩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他坚决不走了。他说:“我是医生,我知道我患的是脓毒败血症。没有办法再治了,还是让我在这里抓紧时间完成书信和报告吧。”
拓展探究
他给前任翻译写信说:“林大夫应该带领一个手术队,立即北上,协助工作…我为伤员们感到焦虑。”他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信,建议“每天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专为疟疾病者和极大多数贫血患者。”白求恩最后一次尽到卫生顾问的职责。他向守在身边的同志们深情地说:“非常感谢……同志们对我的帮助,多么想继续和你们工作啊!”
1939年11月12日晨5时20分,白求恩——一颗拯救了无数生命的巨星陨落了。白求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拓展探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也正是白求恩诞辰102周年暨来华57周年,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和白求恩交往的岁月,那时他是晋察冀军区的卫生顾问,在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八路军伤病员服务,以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在指战员心目中,他是能起死回生的。他经常踏着硝烟,到战火纷飞的一分区来检查和指导医疗工作,跋山涉水到战地救护所视察和救治伤员。我一次又一次接待了他,有时还陪着他下部队,帮助他解决开展医疗工作的一些问题。他很幽默,我俩几乎无话不谈。我们谈工作,谈人生,谈中华民族的解放,心里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拓展探究
一分区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的足迹,也是我们战斗友谊的见证。
他常说:“作为一名称职的医生,应具备像鹰一样的眼睛,对病看得准;有一个狮子般的胆,对工作大胆果断;有一双绣女似的手,做手术灵活轻巧;有一颗慈母般的心,无微不至地体贴和关心伤病员。”
——《回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杨成武
(有删改)
拓展探究
白求恩遗书(节选)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请你给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林顿街第十号门牌。
用同样的内容写给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和平民主同盟会。
拓展探究
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有贡献。
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了。
骑马的马靴和马裤给翼中区的吕司令员。
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病
者和极大数目的贫血病者。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告诉加拿大和美国,我十分地快乐,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有贡献。
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感觉遗憾的就是稍嫌孤闷一点,同时,这里的同志,对我的谈话还嫌不够。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
???
诺尔曼·白求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