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6 16:4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 1 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1 mm=________m;1 m=________μm;1 m=________nm。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368 m=________cm。
(2)268 dm=________km。
(3)153 m=________nm。
3.四名同学做一道单位换算题,过程分别抄录在下面,其中正确的是(  )
A.26.32 cm=26.32×=0.2632 m
B.26.32 cm=26.32 cm× m=0.2632 m
C.26.32 cm=26.32÷100 m=0.2632 m
D.26.32 cm=26.32× m=0.2632 m
知识点 2 长度的测量
4.认识刻度尺:如图1所示,该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____,每一大格是________,每一小格(分度值)是________,用该刻度尺测量时,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图1
5.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图2
6.小芳对物理课本的宽度进行了测量,记录结果为18.25 cm,根据记录结果判定她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该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________cm,估计值是________cm。
7.如图3所示,该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小明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该刻度尺测量头发丝的直径,这是因为头发丝的直径________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该刻度尺测量同学的身高,这是因为人的身高________该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
图3
8.如图4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图4
9.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记录时,只需记下测量的数值,单位可以不写
C.读数时,只需读到分度值就行,不需估读
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且要正对刻度线
知识点 3 长度的估测
10.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字。
(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______。
(2)1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5______。
(3)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______m。
(4)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是______cm。
【能力提升】
11.“AR尺子”让手机变成刻度尺,如图5所示,用“AR尺子”测量的矿泉水瓶高度,显示为“23.3”。请判断此时所选择的长度单位是(  )
图5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12.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 nm可能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
B.一个人的身高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13.下列测量中,选择的测量工具较合适的是(  )
A.测量窗户上玻璃的尺寸用分度值是1 dm,量程为0~1.5 m的卷尺
B.测量课本厚度用分度值是1 cm,量程为0~20 m的卷尺
C.测量立定跳远成绩用分度值是1 cm,量程为0~5 m的卷尺
D.测量教室的长度用分度值是1 mm,量程为0~15 m的卷尺
14.准确记录某次长度测量的结果是1.570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
B.此结果准确到了毫米位
C.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
D.此结果准确到了米位
1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6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图6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
16.在学校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一般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与真实值相比,测量值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7.雾霾天气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PM2.5的含量过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的直径接近________m。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孔径为300 nm的口罩,这种口罩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有效地阻止人体对PM2.5的吸入。
18.如图7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B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读数是________;B刻度尺的读数是________,造成测量值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
19.如图8所示,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中A是他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该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图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  题  展  示
20.[2020·河池]如图9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
图9
21.[2020·仙桃]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为5 mm
B.乒乓球的直径为10 cm
C.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 dm
D.课桌的高度为1.2 m
22.[2020·常州]“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10所示,图中行“夸赞礼”的两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图10
A.0.5 m B.1.5 m
C.3 m D.4.5 m
答案
1.米 m 10-3 106 109
2.(1)36.8 (2)2.68×10-2 (3)1.53×1011 
3.D 
[解析] 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正确步骤应为:数字不变,乘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或进率的倒数),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图解如下:
4.0~8 cm 1 cm 1 mm 3.40
5.B 1.33(1.32~1.34均可) 
6.1 mm 18.2 0.05
7.0~8 cm 1 mm 不能 小于 不能 大于
8.B 9.D
10.(1)cm (2)cm (3)0.75(合理即可) 
(4)160(合理即可)
11.C 
[解析]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为17 cm,矿泉水瓶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3.3 cm左右,故C正确。
12.B 
[解析] 1.76×109 nm=1.76 m。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6 cm(0.26 m)左右,A不符合题意;一个人的身高在1.76 m左右,B符合题意;一座山的高度一般在200 m以上,C不符合题意;一个篮球场的长度在28 m左右,D不符合题意。
13.C 
[解析] 测量窗户上玻璃的尺寸用分度值是1 mm,量程为0~1.5 m的卷尺比较合适,分度值为1 dm的卷尺偏大,故A错误;测量课本厚度用分度值是1 mm的卷尺比较合适,分度值为1 cm的卷尺偏大,故B错误;测量立定跳远成绩用分度值是1 cm,量程为0~5 m的卷尺比较合适,故C正确;测量教室的长度用分度值是1 cm的卷尺比较合适,故D错误。
14.C
15.B 
[解析] 本题结合生活实例考查对长度测量的认识。从图中可以看出,脚印的长度为25.10 cm,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 cm×7=175.7 cm,故B符合题意。
16.B 
[解析] 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皮卷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故B正确。
17.2.5×10-6 能
[解析] ①因为1 μm=10-6 m,所以2.5 μm=2.5×10-6 m;②因为1 nm=10-3 μm,所以300 nm=300×10-3 μm=0.3 μm;因为0.3 μm<2.5 μm,所以孔径为300 nm的口罩能有效地阻止人体对PM2.5的吸入。
18.1 mm 3.30 cm 3.3 cm
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解析] 由图知:A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1 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30 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A=3.30 cm。B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 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物体左侧与11.0对齐,右侧在14 cm和15 cm之间偏向14 cm一侧,估读为14.3 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B=14.3 cm-11.0 cm=3.3 cm。②造成测量值不同的原因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19.(1)没有把刻度尺放正
(2)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20.1 7.40 
[解析] 图示刻度尺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故分度值为1 mm;由图知,测量的始端在零刻度线处,末端在7.40 cm处,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7.40 cm。
21.C 
[解析] 4枚一角硬币叠放的高度约10 mm,则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在2.5 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 cm,故B不符合实际;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7 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 cm=1.8 dm左右,故C符合实际;中学生的身高在160 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 cm=0.8 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22.B 
[解析] 人的一只胳膊伸直后约0.5 m,所以由图可知两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3×0.5 m=1.5 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