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6 17:0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透镜
知识点 1 凸透镜和凹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__________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________透镜。如图1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____。
图1
2.如图2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__________,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__________。
图2
知识点 2 透镜对光的作用
3.如图3甲所示,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光通过透镜后向主光轴靠拢。如图乙所示,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光通过透镜后离主光轴远去。请回答:
图3
(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
(2)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作用。
(3)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作用。
(4)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____________。
4.如图4所示,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在纸片上形成一个亮点,时间足够长,能将纸片点燃的透镜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两者都能     D.两者都不能
图4
5.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5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图5
知识点 3 焦点和焦距
6.如图6所示,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透镜的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这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图6
7.如图7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白纸,在距透镜10 cm时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换成凹透镜再做这个实验,在纸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
图7
知识点 4 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8.如图8所示,完成光路图。
图8
9.请根据图9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情况,在虚线框中画出相应的透镜。
图9
【能力提升】
10.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11.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10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
图10
A.焦点处 B.焦点以内
C.焦点以外 D.任意位置
12.如图11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图11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3.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塑料饮料瓶,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们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4.如图12所示,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图甲、乙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在图丙中填上合适的透镜。
图12
15.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3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A、B和C、D分别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是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的)。
 图13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14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结论: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
考  题  展  示
16.[2019·盐城] 小明想利用太阳光测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图15中操作最合理的是(  )
图15
17.[2020·河池]请作出图16中与凸透镜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图16
答案
1.凸 凹 b、c、e a、d
2.主光轴 光心
3.(1)折射 (2)会聚 (3)发散 (4)不变
4.A
5.B
6.焦点 F 焦距 f
7.10 不能
8.如图所示
9.如图所示
10.B 
[解析]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但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不一定能会聚于焦点,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才会会聚在焦点上,故A错误。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B正确。凸透镜对所有光都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凹透镜对所有光都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11.A 
[解析]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12.D 
[解析] 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故这个光斑可能在焦点之后,也可能在焦点之前,如图所示的A、B位置,故D选项正确。
13.凸透 会聚
14.如图所示
15.(1)A、C 短 (2)透镜材料
[解析] (1)要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必须让凸透镜的材料相同而表面弯曲程度不同,由图可以看出,只能选择A、C两个玻璃凸透镜进行实验。观察图中的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短。(2)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个透镜的材料不同、表面弯曲程度相同,所以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进行实验,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透镜材料的关系”。
16.C 
[解析] 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太阳光要正对凸透镜,白纸也要和凸透镜平行。
17.如图所示
[解析]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