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小品》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内容为浙江美术出版社第十四册第八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主要以千岛湖风景入手进行山水画小品创作。分析山石、树木、岛屿构成等方面进行欣赏讲解,通过欣赏、实践让学生掌握千岛湖山水画小品创作技法,同时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水墨、国画课程也比较有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画小品创作中山石与树木的画法,并能够根据立意选择适当的构图形式,完成一幅水画小品的创作。
2.??通过对比的方式对山水画小品进行赏析,了解千岛湖风景山水画小品创作方法,并了解各种构图形式,动手实践完成一副山水画小品。
3.??提高对山水画小品创作的热爱,激发对山水景物表现的兴趣,唤起对自然景物探索和实验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山水画小品辅助景物及留白的作用,并能根据作品立意选择适当的构图形式。
【教学难点】正确根据诗词的意境进行山水画创作。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造型基础和文学欣赏能力,并通过前两节课树石等画法具备一定的基础,而本课时主要从千岛湖风景入手,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学习方式
1.探究式学习
2.??自主合作学习
3.??实践体验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大屏幕环境、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一)故课导维
1.??????回顾欣赏《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住在浙江富春江畔时对美丽河山的亲身感受,全画的山水树木多以干笔皴擦,线条精炼,用墨富于变化而不杂乱,体现了一种雅逸淡洁的艺术风格。这是全景式的山水画作。
2.做局部的剪裁演示,突出山水小景的创作意图,从而揭示“山水画小品”的课题。
3.??????展示板书,“山水画小品”。(1)从字面意思,有同学了解何为山水画小品吗?(2)画山水景物,纯粹是用来表现自然界的美丽吗?
总结山水画小品往往以生活中熟悉的小景为题材,通过笔墨的运用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学生欣赏作品
理解山水画小品的含义
回顾欣赏全景式《富春山居图》,再用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进入课程,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PPT出示山水画小品作品。想一想,在一幅完整的山水画中,一般都有哪些景物?
题材:树、石、云、水、人物、船只、亭阁、桥楼等生活熟悉的小景都会出现在山水画中。
2.???????三幅作品在色彩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1.??????学生回答。(1)水、船等)(2)增强意境、元素丰富等)
?
2.??????学生交流。青绿、水墨、浅绛
通过山水画小品作品的对比,使学生直观明了地了解各种物体和颜色。
(三)
??3、???????PPT千岛湖风光图片。(1)千岛湖山石、树木、岛屿构成等的特点?
(2)总结,
山石皴法:披麻皴 米点皴
树法:大小 丛树
构图:S形构图、C形构图、二段式构图、居中取势的构图、以少取势的构图。
3、???学生交流。平缓、丛树、大小与远近的区别。
4.??????学生交流。(1)C形等(2)延绵、深远等。
让学生了解千岛湖山水画小品创作的基本方法
(四)教师示范)
1.??????根据前面的讲解完成一幅山水画作,让学生亲自感受到一幅山水画小品作品的完成过程。
2、添加船、房子、人等,是画面意境更加深远,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1.学生感受。
绘画是种视觉艺术,亲眼感受非常重要。
(五)学生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练习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作品评价
评价自我的作品或其他的作品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
山水画小品
题材:山石 树木 人 房子
色彩:青绿 水墨 浅绛
千岛湖:山石:披麻皴 米点皴
树木:近处大 远处丛树
构图:大小 远近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