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16 19: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清朝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理(措施/机构)
西北地区(新疆):
西南地区(西藏):
东南地区(台湾):
东北地区(黑龙江):
恩威并重
温故知新
西北地区(新疆):
清朝: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西南地区(西藏):
册封达赖、班禅,
设立驻藏大臣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东南地区(台湾):
清朝
1684年清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东北地区(黑龙江):
清朝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签订
中俄《尼布楚条约》
(1)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清朝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理(措施/机构)
温故知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636--1840年
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从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看,康乾盛世是值得称颂和自豪的,它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上都有显著发展,其盛世局面超过前代任何一次,确实值得赞扬。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农业生产恢复发展。



因: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材料一: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雍正帝
材料二:帝王…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
——乾隆帝
材料三:清政府……把垦荒成绩列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一个内容。…
…若开垦不实及垦而复荒,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
——《二十五史新编·清史》
顺治、康熙、
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
耕地面积
水利兴修
粮食种植
经济作物
清朝开荒执照
自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实施治黄,历三十年,肆虐半个多世纪的黄淮水患得以根治,黄河“安澜顺轨百有余年”,
农业连年丰收。乾隆时继续大规模兴修水利,实行高投入,又胜过前朝。总计“河工、海塘,以亿万计”。
——《中国古代经济》
干旱的高原有赖玉米与甘薯,崎岖的山地种马铃薯。河川沿岸的沙地大
量种植花生。
——《中国古代经济》
种一收千,其利甚大,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
“湖广熟,天下足”
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



现:
不断扩大,大片荒地得到开垦。
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影响: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推动了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奠定了清朝前期兴盛的基础。


清康熙年间(1662-1722),福州城区有烟丝店十几家,年产烟丝约3.6吨。在福建永定县,条丝烟作坊曾达到千家以上。山西曲沃的烟丝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由此推动和促进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兴旺发达。
材料一: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材料二: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材料三: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
阅读课本P97,找一找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有哪些表现?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生产目的:自用为主,
多余产品进行售卖。
手工业工场特点:
规模大、
人数多、
分工明确、雇佣关系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手工工场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这种工场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在经济上的体现。
手工业
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
区域性市场
全国性市场
繁荣的
商业网
盛泽镇
汉口镇
①清朝形成了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
②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③大城市的数量增加了;清朝的大城市有: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材料:(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以上资料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


徽商经商路线图
中国第一家票号
人口
单位:万人
康熙八年
(1669年)
康熙五十年
(1711年)
雍正十二年
(1734年)
乾隆六十年
(1795年)
4253
9845
10942
29690
人口的增长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不到两百年的时间,人口暴涨将近四十倍。
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清初人口增长的原因?
原因:清初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2.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
材料: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
盛世危机: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
康熙六十年(1721年)
8.26亩
雍正十二年(1734年)
8.13亩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2.51亩
材料: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变化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说一说清初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1)人地矛盾逐渐突出,进一步开荒垦田,植被和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2)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盛世滋生图
材料: 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1)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古代盛世的顶峰”;另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晖”。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至少三点)。
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康乾盛世”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高峰;国力空前强盛;奠定了中国版图;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等。 
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康乾盛世”时皇权高度膨胀;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等。
巩固练习
从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看,康乾盛世是值得称颂和自豪的,它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上都有显著发展,其盛世局面超过前代任何一次,确实值得赞扬。
但从世界历史横向发展来看,却不宜夸大评价。在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与西方国家相比,这种盛世已显得暗淡无光了。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商业:商业发达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小结
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政府奖励垦荒,耕地面积扩大
②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③高产作物甘薯、玉米得到推广
④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清朝农业
3、以上都是清朝农业的发展表现。故选D。
线索提示
D
随堂小练
下列不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  )
A.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B.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C.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D.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2、关键词:人口增长、问题
3、人口增长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故选D。
线索提示
D
随堂小练
据记载,至乾隆时某座城市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该城市是(

A.盛泽镇
B.汉口镇
C.苏州
D.扬州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商业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十万烟火
3、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故选C。
线索提示
C
随堂小练
明清时期出见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帮,其中比较著名的是(  )
A.苏商
粤商
B.晋商
微商
C.浙商
苏商
D.苏商
微商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商业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明清商帮
3、明清时期的商帮有晋商、徽商。故选B。
线索提示
B
随堂小练
清朝时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手工业部门齐全
B.产品质量精良
C.品种花色繁多
D.手工工场发达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手工业业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清朝手工业
3、清朝手工业突出特点是出现手工工场。故选D。
线索提示
D
随堂小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