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虎(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説虎(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10 20:38:13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说虎》学案
主备人:九年级组 李 淼 时间:2011年12月8日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能翻译重点文言句子。
②整体把握内容,明确课文主旨。
(2)过程和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知道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做人。
二、学习重点:
(1)疏通文章,理清结构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能翻译重点文言句子。
(2)整体把握内容,明确课文主旨。
三、学习难点:
理解运用比喻的方式进行说理,即借虎喻人。
四、学习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提示:
1、搜集关于“虎”的成语,并弄懂其意义。
2、查找资料,了解“说”、作者刘基的相关文学常识。(补充在课下注释上)
3、熟读课文,不会的字,词借助字词典解决有疑问的字词,同时注意句读。
4、借助课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不会的字词画下来以备课堂上小组合作时解决。
全 擅长 ......的人
例:弈秋,国之弈。
二、预习检测:
1、请一小组的代表介绍“说”及作者的文学常识。
2、请一小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指出这组同学是否有读错的字或停顿有误的句子,如有,请帮他指正。
三、合作交流
1、疏通字词
根据提示(见幻灯片)及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不懂的字词提出来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时提出解决。
(1)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其他同学举手抢答,师生评议。
(2)、检测效果(幻灯片出示字词及句子,学生抢答)
2、理解课文寓意,了解本文的写法。
以小组为单位,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讨论,然后师生评议.(幻灯片显示问题)
(1)、在虎与人的斗争中,虎与人各凭借的是什么?
(2)、人在力量、自身条件方面与虎相比,都不占优势,但为何“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3)、作者用老虎与人的关系作比喻,欲说明什么问题?
(4)、本文阐明的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四、 巩固练习
1、文学知识填空:
“说”是古代的一种 体裁,它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本文选自《 》,作者 , 代 家、 家,字 。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啻 ( ) 寝 (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2)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
(3)以一敌百
4、翻译下列句子:
(1)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
(2)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五、提优补标:
1、比较探究
用本文的观点分别解说《童区寄传》、《李寄》、《狼》的内容。
2、整理本文的重点字词。
例:故力之用一
故:所以。 之:结构助词,的。
3、用下列的几个词写一段话,表现一个竞技场面,词的顺序不限。
自恃 挑衅 喝采 逞强好胜 稳操胜券 恼羞成怒 手疾眼快。(共11张PPT)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说 虎
七年级语文教研组 王树安
2011年12月
你了解哪些有关“虎”的成语?
1、积累“说”及作者相关的文学知识。
2、初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有节奏感。
导学一(预习检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往往是托物寓意。
刘基,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字伯温。本文选自《郁离子》。
(1)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能翻译重点文言句子。
②整体把握内容,明确课文主旨。
(2)过程和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的人必然失败的道理。知道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做人。
导学二:
细读课文,自己借助自学提示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及疑难词句准备交流 。
全 擅长 ......的人
例:弈秋,通 国之善 弈 者也。
常见文言字词用法:
1、“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地、得;(2)动词,到、去;(3)代词,代指任何事物;(4)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于”的用法:
(1)比;(2)被;(3)在。
3、“而”作为连词的用法:
(1)表转折;(2)表顺接;(3)表并列;(4)表递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自学检测一:
(1)虎之力,于人不啻倍。
(2)则人之食于虎也。
(3)故力之用一。
(4)虽猛必不胜。
(5)故人之为虎食者。
(6)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
之:的;于:比。
则:那么,就;于:被。
故:所以。
虽:即使。
故:所以。为:被。
是故:因此。而:但是。
(1)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2)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3)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4)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自学检测二:
翻译下列句子:
导学三:
(1)、在虎与人的斗争中,虎与人各凭借的是什么?
(2)、人在力量、自身条件方面与虎相比,都不占优势,但为何
“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3)、作者用老虎与人的关系作比喻,欲说明什么问题?
(4)、本文阐明的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合作探讨:
1、比较探究
用本文的观点分别解说《童区寄传》、《李寄》、《狼》的内容。
提示:想想区寄、李寄、屠户分别是凭借什么战胜了敌人?
2、整理本文的重点字词。
例:故力之用一
故:所以。 之:结构助词,的。
3、用下列的几个词写一段话,表现一个竞技场面,词的顺序不限。
自恃 挑衅 喝采 逞强好胜 稳操胜券 恼羞成怒 手疾眼快
提优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