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百位及计数单位“百”,深入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读一读,初步百以内的数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些数吧!
边数边在黑板上贴出1~10,10根一捆再捆好。一根一根的数
10个一是()
11~20用同样的方法。20是由(
)组成的。
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
52
21
23
27
89
49
43
65
72
66
……
教师:看来大家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
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白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
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在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于100有什么感受?
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黑板上是20根小棒,我再添一根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教师:好,下面我们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21、22、23、24、25、26、27、28、29,“29添一是多少?“(30)
教师:现在有两捆小棒和10根小棒了,这10根小棒又可以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
教师:现在一共有几捆了?(3捆)也就是几个十?(三个十)
所以3个十是三十。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接着30往后摆小棒,请你摆到40。
39后面再添一根是多少根?又得到了一个十,39下一个数就是40了,40里面有几个十。接着数41、42。
要清楚的看出42根小棒可以怎么做?(引导学生十根小棒扎成一捆)
教师:39、40数到这又增加了一个十,那49后的一个数是多少呢?
59呢?79呢?99呢?
3、感受100,体会“十”与“百”的关系
教师:99再添上一就是多少?
教师:对,99再添一就是100.那我们就这样10根一捆10根一捆地摆,10个10捆有多少呢?
教师:对,10个10捆就是100(将10捆结成一大捆)。
教师:这一大捆小棒就是100.谁能说说100里面有几个十?
教师:10个十是多少啊?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指着黑板数小棒
10、20、30……100
考考你
数数。你们还想继续数吗?
请同学们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
孩子们,不用小棒你们会数数吗?请把小棒送回盒子里。
接下来我们从77数到100,老师有个要求,听清楚了每数到一个整十我们就做个捆的动作,有信心吗?
现在我们玩个数字接龙游戏。老师说一个数字,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敢不敢挑战!
26,58,79,87,95!真棒!
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小猪特别喜欢吹,它吹了好多好多的泡泡,可是太多太乱了,怎么也数不清楚,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数出来(可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
请打开书35页
有什么好办法能够不重复步遗漏地数清楚所有泡泡?(做记号、圈一圈)
怎样数能很快看清这是多少泡泡?(圈10)
数一数黄夹子蓝夹子。
哪种颜色的夹子好数呢?为什么?
数黄夹子有什么好方法?(引导学生用圈十的方法去数)
为什么数黄夹子的时间要长一点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数糖果
小朋友们都爱吃糖,智慧爷爷要请你们吃糖了,
先圈出10颗,在估一估共有多少颗糖。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先圈出10颗,后面的糖可以比划比划下看有什么个这样的10.
教师:你估计这里有多少颗糖
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分享是快乐的,这节课不知不觉快上完了,请你和你的同学们分享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吗?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完整的话(联系生活,发展学生数学语言)
我选
12……
大家知识真渊博,只要仔细观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就在我们身上。
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和数的组成,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数生活中的实物来使学生感知100以内数有多少?体会它们与以前学过的20以内数的不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数,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都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并不是都很清楚。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习活动。让学生既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认识100以内的数。这样的操作情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感知。
本节课存在不足
1、在教学拐弯数时,还要重点强调29—30,39—40,99—100,可以在学生摆的基础上再通过课件演示,加深对拐弯数的理解。
2、在“数数”这一活动中过于单一。这一节课其实大多数时间是在带领学生张口数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其实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按照顺序从1数到100对他们来说并不难,缺乏了一些挑战性。那么在数数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这就需要数数活动多样化,不仅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跳着数。
3、“估”的意义在哪里没有把握清楚。这些课出示白羊图后,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只羊,学生不理解估的意思,而学生是对羊进行“瞎猜”。我应该引导着他们,让学生明白100比之前学习过的20要大得多,并且估算应该有根有据,估和猜是不一样。
4、评价的语言缺乏具体性。课堂评价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评价语能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性。然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的课堂评价语仿佛过于的单调。我会跟学生说,你真棒,你说的真好,但是我们却没哟具体指出你究竟哪里棒,哪里说得好。使用评价语时,不能一味地叫好,好在哪里,哪里做的好应该让学生知道,这样学生才觉得真实,觉得你不是敷衍他,是他真的行,指出清楚的评价。评价越真实,越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就会越自信。
一次空开课就是一次成长,一次评课也许会受益终身,通过各位老师对我的点评我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同时,经过各位老师的点拨,自己也明白该如何改进。想要进步,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不断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