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教法和学法
教学重难点
一
二
三
四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五
六
教材分析
一
知识结构
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
教法
演示法
实验法
讲授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
观察法
合作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教法和学法
二
教学目标
三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三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溶解现象。
2 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
念;知道一些常见的溶剂;
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
3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
意义。
教学目标
三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观察、做实验、问题讨论和自我总结,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习科学探究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三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探究学习的意识
2 提高独立思考和合作
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四
难点
重点
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
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三者的关系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乳化和溶解的区别
教学过程
五
1 展示图片,感受存在
Your text in here
2 情境设疑,孕育新知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5 讨论总结,巩固所学
6 反馈练习,复习回顾
教学过程
五
1 展示图片,感受存在
教学过程
五
1 展示图片,感受存在
教学过程
五
2 情境设疑,孕育新知
观察图片后思考:
这几种物质分别都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教学过程
五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上部的蔗糖水比下部的甜吗?
蔗糖消失
植物油与水(浑浊)
实验9-1
向盛有植物油、蔗糖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
教学过程
五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实验9-1
向盛有植物油、蔗糖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
蔗糖溶液就是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并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间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混合物;
植物油加入水形成的并不是溶液,而是另外的一种混合物。
溶液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教学过程
五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
五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
五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溶质就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剂就是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溶剂?
蔗糖溶液
教学过程
五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氯化钠在溶液中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不管是离子还是分子都是极其微小的颗粒,都是均匀的分散在水分子中间的。
氯化钠溶于水
溶质、溶剂?
教学过程
五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9-2
1汽油可以做溶剂
2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
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过程
五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一种液体物质放入到另一种液体物质中能形成溶液吗?——实验9-3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
气体。
教学过程
五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液体做溶质时,如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教学过程
五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1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 溶质可以使固体、液体、气体;
3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教学过程
五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教学过程
五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教学过程
五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教学过程
五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植物油与水(浑浊)
现象 倒掉液体后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洗涤剂有乳化的的功能。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能随着水流走。(与溶解不同)
生活中类似的乳化现象?
分组进行实验实验9-4
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五
溶液有什么作用呢?
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五
5 讨论总结,巩固所学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1、在糖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在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在稀盐酸中,溶质是 ,溶剂是 。在碘酒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今有NaCl、KOH 和 H2SO4,从溶液组成看,它们的 相
同, 不同。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溶液的是
A 澄清石灰水、水 B 氧气、稀硫酸
C 空气、汽水 D 氯化氢气体、盐酸
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往往是先分别配制成溶液,后再进行反应,其原因是( )
A 在溶液中两种物质才能反应
B 因为它们都溶于水
C 配制成溶液后才能生成不溶性的氢氧化铜
D 配制成溶液后两种物质的粒子易接触碰撞,反应快而且彻底
6 反馈练习,复习回顾
板书设计
六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组成
一 溶液
1 概念
溶液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就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剂就是被溶解的
物质。
2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
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
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3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乳化现象
4 溶液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