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
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元旦这一天,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
A.
自转线速度相同
B.
地方时相同
C.
日出时刻相同
D.
昼夜长短相同
2.
下列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是(
)
A.
消费水平
B.
资源数量
C.
科技发展水平
D.
对外开放程度
3.
下图为某班同学绘制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其中正确表示暖锋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广东省的年降水量较大,其降水主要来自(
)
A.
东南信风
B.
夏季风
C.
东北信风
D.
冬季风
5.
下图为洋流流经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模式图,虚线①②代表洋流。据图可知(
)
A.
①是位于南半球的寒流
B.
②是位于南半球的暖流
C.
①是位于北半球的暖流
D.
②是位于北半球的寒流
堰塞湖是指由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
堰塞湖形成前后的短时间内,堰塞湖大坝以下附近河段基本不变的是(
)
A.
流速
B.
流量
C.
水位
D.
水温
7.
监测堰塞湖面积动态变化,最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5G通信技术
某研究发现,1970-2016年期间,位于青藏高原的冈底斯山冰川面积减少了约854km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8.
此期间冈底斯山冰川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区域气温升高
B.
地质灾害频发
C.
太阳辐射减少
D.
植被覆盖增加
9.
冰川面积减少引起了周边自然景观一系列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
差异性
B.
稳定性
C.
整体性
D.
周期性
10.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的大角峰景观图,形成该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来自(
)
A.
陨石
B.
风力
C.
海浪
D.
冰川
11.
当前,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持续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首要因素是(
)
A.
经济
B.
交通
C.
气候
D.
文化
12.
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
时差
B.
极光
C.
昼夜更替
D.
四季交替
13.
下列企业与其布局的主导因素相匹配的是(
)
A.
汽车制造厂——原料
B.
家具制造厂——技术
C.
电子装配厂一一劳动力
D.
水产品加工厂——市场
14.
传统房屋建筑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华北平原一一四合院一一挡风保暖
B.
黄土高原——窑洞——通风透气
C.
西双版纳——吊脚楼——防潮避虫
D.
江南水乡——斜顶房屋——便于排水
广东顺德制造业发达,近年来,该地积极实施“机器代人”战略,建设全国一流的机器人教育、研发、制造和应用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
顺德制造业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
A.
水热资源丰富
B.
土地租金较低
C
高素质人才多
D.
邻近港澳地区
16.
顺德实施“机器代人”战略,有利于促进当地(
)
A.
产业工人增加
B.
矿产资源开发
C.
文化遗产保护
D.
产业技术升级
循环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途径之一。图4是某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省份中,最适宜采用该循环农业模式的是(
)
A.
黑龙江省
B.
青海省
C.
广东省
D.
陕西省
18.
循环农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改善乡村环境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城镇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
③④
D.
②③④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当地政府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制定火电、风能、太阳能等多能源互补优化调度发电方案,着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
与太阳能相比,风能的优势是(
)
A.
可再生
B.
清洁、无污染
C.
分布广
D.
昼夜更替影响小
20
内蒙古自治区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有利于当地(
)
①解决交通拥堵②充分利用资源③减轻环境污染④减少气象灾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
下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也是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图示黄河河道A、B两处,春季先解冻的是
处,原因是
。
(2)C地至D地沿线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
这一景观变化主要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引起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3)图示地区两种农业类型的交错带与长城的走向大体一致,指出长城南、北侧对应的主要农业类型,并分析形成此分布状况的原因。
(4)近年来,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分析当地治理荒漠化可能采取有效措施。
22.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的重点发展战略区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2018年10月24日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第一条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总长55千米,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中段建有长为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港珠澳大桥中段建成海底沉管隧道,主要目的是
。
(2)影响港珠澳大桥通行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
等。
(3)澳门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填海造陆”,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4)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与香港相比,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优势?
2020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1∽5:BABBC
6∽10:DBACD
11∽15:ADCBA
16∽20:DCAD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2分)
(1)A(2分)
纬度相对低,升温相对快(2分)
(2)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2分)
水分(2分)
(3)长城以南以种植业(耕作业)为主,长城以北以畜牧业为主(2分)
原因:长城以南为季风区,水热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2分)长城以北属非季风区,气候相对干旱,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2分)
(4)退耕还林还草(牧);植树种草;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控制载畜量,合理放牧;人工种植草场等。(满点2分,答对四点得满分8分)
22.(18分)
(1)便于船只航行(2分)
(2)台风(2分)暴雨(或风暴潮)(2分)
(3)利: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美化海岸线,改善海岸景观。(每点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2分)
弊: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生活;改变海岸地形,影响船只航行;影响城市排水,易造成城市内涝;加剧海洋环境污染等。(每点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2分)
(4)劳动力相对丰富且廉价;土地面积广;地价相对低;大陆市场广;大陆经济腹地广;陆上交通更发达。(每点2分,答对四点得满分8分)
2020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1∽5:BABBC
6∽10:DBACD
11∽15:ADCBA
16∽20:DCAD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2分)
(1)A(2分)
纬度相对低,升温相对快(2分)
(2)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2分)
水分(2分)
(3)长城以南以种植业(耕作业)为主,长城以北以畜牧业为主(2分)
原因:长城以南为季风区,水热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2分)长城以北属非季风区,气候相对干旱,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2分)
(4)退耕还林还草(牧);植树种草;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控制载畜量,合理放牧;人工种植草场等。(满点2分,答对四点得满分8分)
22.(18分)
(1)便于船只航行(2分)
(2)台风(2分)暴雨(或风暴潮)(2分)
(3)利: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美化海岸线,改善海岸景观。(每点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2分)
弊: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生活;改变海岸地形,影响船只航行;影响城市排水,易造成城市内涝;加剧海洋环境污染等。(每点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2分)
(4)劳动力相对丰富且廉价;土地面积广;地价相对低;大陆市场广;大陆经济腹地广;陆上交通更发达。(每点2分,答对四点得满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