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1 12:32:42

文档简介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问题导读 —评价单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展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识记历史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课前导读】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 进入 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 和 的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的伟大构想。
2. “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 ,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 。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 1984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 特别行政区。
4.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对 恢复行驶主权。
5.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导读 —评价单答案:
1. 改革开放 维护祖国 中华民族 一国两制。
2.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3. 1997年7月1日 香港。
4.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问题训练 —评价单
班 级 姓 名
一、选择题
1.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 问题。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威海卫
2.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所适用的范围是(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少数民族地区 D.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3.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4. 标志着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是( )
A. 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B. 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英国国旗和香港旗降落
C.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
D. 香港人民欢庆回归祖国
5. 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标志着(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中国完成了统一 ④殖民国家的力量的削弱。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④
6. 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 主权归属不同 B. 外交政策不同
C. 社会制度不同 D. 经济政策不同
7. 在香港回归祖国纪念卡的首页上,是花团锦簇的天安门和金章。这花中自然少不了紫荆花,是因为香港回归祖国纪念卡( )
A. 紫荆花反映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B. 紫荆花是中华民族喜爱的花
C. 紫荆花是香港的市花 D. 紫荆花是东方的和平之花
8.右图表现的是香港人民欢庆香港回归五周年的情景,那你肯定知道这一情景出现在下列哪一年( )
A.1997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2年
9. 我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 )
①解决了香港问题 ②1999年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③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 ④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一国两制”的原则,不适合下列哪一地区( )
A.香港 B.西藏 C.澳门 D.台湾
二、材料解析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我要回来!……“ ——《七子之歌·澳门》
请回答:
⑴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⑵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⑶是谁掠去了‘MACAU’,她在外漂泊了多久才回到母亲怀抱?她又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母亲”的怀抱?

⑷“母亲”是按什么方针让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⑸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孩子在什么时候也回到母亲的怀抱?
三、简答题
12. 近代史上香港地区是怎样一步步沦为英国殖民地的?今天我国又是如何成功收回香港的?从香港被割让到回归的史实给了你什么启示?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训练 —评价单答案:
1.B 2.D 3.D 4.B 5.B 6.C 7.C 8.D 9.D 10.B
11. ⑴《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⑵澳门,中华人民共和国。⑶葡萄牙,1553年,446年,1999年12月20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⑷“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⑸香港,1997年7月1日。
12.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⑴1841年初,英军武装占领香港岛;⑵1842年,通过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⑶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⑷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强租“新界”,至此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
收回香港的过程: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道路;⑵1984年底,中国同英国签订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⑶1997年7月1日中国成功地收回香港。
启示:近代因为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香港被英国一步步侵占了。这使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今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下,成功地收回了香港,这使我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问题生成 —评价单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一、合作探究题:
1.回顾中国近代历史,想一想英国政府同意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2.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原因有哪些?
3.假如你是一位经历过香港回归的香港市民,对于香港的割占与回归,你有什么感想?
4.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怎样?怎样才能照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呢?
二、我的生成问题:
1.
2.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生成 —评价单答案:
1.①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香港的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②1992年7月1日香港的回归,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1)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4)得到了包括香港和澳门 在内的广大华人的支持。
3.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因此我们要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4.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人教版八下历史学科导学案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利用地图展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识记历史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播放《七子之歌.澳门》导入。同学们知不知道“七子”指的是什么?老师分析讲解: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七子”它指的是七个地方。即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四个地方已经在祖国的怀抱中,但是有三个地方(香港、澳门、台湾)却没有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再过了两年澳门也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那它们是怎样回到母亲的怀抱的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P60页。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人物和含义是什么?
2.“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3.简述香港回归的主要经过。
4.简述澳门回归的主要经过。
5.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是什么?
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
1.“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人物和含义:
背景:(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2)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3)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综合国力增强。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的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3. 香港回归的主要经过:
(1)1984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2)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澳门回归的主要经过:
  (1)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驶主权。
(2)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5.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教师预设问题:
1.回顾中国近代历史,想一想英国政府同意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2. 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原因有哪些?
3.假如你是一位经历过香港回归的香港市民,对于香港的割占与回归,你有什么感想?
4.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怎样?怎样才能照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呢?
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
1.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
2. 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目的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是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实行的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相结合的制度;特别行政区自治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赋予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制度。
(2)适用区域不同。民族区域自治的适用区域是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自治的适用区域是港、澳等地区。
(3)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程度要高于民族区域自治。
(4)法律依据不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自治的依据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 特别行政区与其它一般行政区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第二、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特别行政区又有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第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第三、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方针。第四、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基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台湾至今仍然与大陆隔海相望。实现祖国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不仅适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同样也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相信,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台湾很快会加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华民族的大团圆指日可待。
【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 —评价单。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841年强占,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
香 港 岛
香 港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强租,租期99年。
新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