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9日上午8点43分,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潇湘一号02星TY1-02
、星河号TY1-03、长沙高新号TY4-01、铜川一号TY4-02等四颗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丙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
大家有没有注意火箭升空的瞬间,火箭喷出的高温火焰,足以将发射塔底部熔化。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航天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大水池,这个大水池有什么作用呢?
1.
知道物体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汽化和液化;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能区别沸腾和蒸发。
2.
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
素养目标
气态
液化
(水)
(水蒸气)
蒸发
沸腾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汽化
液态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汽化和液化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腾
所谓“烧开”就是将冷水加热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来。水“开”了这一生活用语在物理学中叫做沸腾。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知识点
1
探究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液体沸腾的条件:
(1)达到沸点;
(2)继续加热。
液体沸腾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缺一不可
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气泡
温度
声音
逐渐升高
大
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由于容器中的温度都升至沸点温度,蒸汽泡上升过程中不发生收缩现象,会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放出大量水蒸气。
保持不变
水在沸腾前,容器底的水先受热,其中部分水变成水蒸气形成气泡向上升,上层水的温度比下层低,因而气泡到上层就遇冷收缩,体积变小。
小
思考:(1)测量沸水的温度时,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
(2)工业上常将空气先液化后再提取氧、氮、氦等气体。当温度升高时,首先汽化分离出来的是哪种气体?
氦
水银温度计
探究实验:纸锅烧水
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
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
例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对盖有纸板(带有小孔)的烧杯进行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本实验装置的安装过程中,调整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调整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都很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固定_________(选填“铁圈”或“铁杆”)的位置;
(2)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之外,还需要补充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
铁圈
秒表(或钟表)
连接中考
(3)实验时,老师要求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4)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其中气泡中的“气”指的是_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空气”);
缩短加热时间
水蒸气
(5)分析图乙所示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水的温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中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这说明液体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等于
不会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例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地将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
火”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
火”煮可节能
D
连接中考
知识点
2
蒸
发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实验表明: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温度下降。所以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
干湿温度计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知识点
2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3.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探究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加快蒸发的措施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医生常将中暑患者,扶到通风的地方,并在病人身上擦酒精,这样能使病人的体温很快下降,这一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
(1)通风处能加快酒精的蒸发。
(2)酒精蒸发时吸热使病人的体温降低。
生活中的应用
(1)坎儿井是一个__________工程,输水过程中可以减少水的________________。
地下灌溉
蒸发和渗漏
(2)你认为坎儿井的哪些结构特点能达到上述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表下的温度低
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
地表下基本上不通风
管道输水结构可防止水渗漏
喷灌
滴灌
地膜覆盖
农业生产中减少水分蒸发的措施
项目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体的表面
液体的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液温变化
不加热时液温降低(不需加热)
不变(需加热)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关系
沸腾的过程中,一定同时伴有蒸发发生,而蒸发进行的同时却不一定有沸腾现象发生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例
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D
连接中考
例
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位在野外考察的植物学家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再喝,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暴晒下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
B.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
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D.这是利用太阳光杀毒
A
连接中考
玻璃上的小水珠是如何形成的?
小水珠
水蒸气
遇冷液化
所有的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时,都可以液化。
液化是放热的过程。
液化条件
液
化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将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是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
知识点
3
“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高仍然保持气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由于空气温度比较低,水蒸气放热发生液化,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
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汽化现
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我们看到的雾状的“白气”
是已经液化了的细小的小水
珠。切不可把这些雾状物误
认为是水蒸气。
生活中的“白气”
生活中大家见到人呼出的“白气”,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门口出现的“白气”,打开热水瓶盖子,瓶内冒出的“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冰棒周围的“白气”等等,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弥散在空气中,形成的雾状“白气”。
自然界里的液化现象
①雨:温度降低,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降水。
②露:白天温度较高,地球表面的水大量蒸发,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遇到冷空气就在草木石块等上面液化成小水珠。
③雾: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浮尘上,就形成了雾。
雨
露
雾
例
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儿又会变湿,这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液化
放热
连接中考
例
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A
连接中考
1.
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小实验——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锅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 )
A.纸锅结构特殊,不会燃烧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
C.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
D.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3
C
基础巩固题
2.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基础巩固题
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
“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
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B
基础巩固题
4.
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_______℃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__________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
60
醋汽化
不会
基础巩固题
5.
如图所示,“武江烟雨”是难得
一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
是由水蒸气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液化
放出
基础巩固题
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
(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______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
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等量
能力提升题
(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_____(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酒精蒸发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
液体表面积
A
变小
吸热
能力提升题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