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40张PPT)+素材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40张PPT)+素材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7 12:05:17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小雅的爷爷旅游回来时,送给
孙女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枚翡翠
镯子,细白的底子上一抹翠绿娇艳
欲滴,那绿鲜活极了,让人看了一眼
便难以忘记(如图所示)。小雅欢喜
地整日戴着它,白嫩的手腕与娇艳的绿色衬在一起,别提有多美了。
小雅想知道手镯的密度但不知道怎么办,你能替她想出解决的方法吗?你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1.
认识量筒,并会用其测量液体或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了解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2.
在探究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1)使用前要观察它的分度值和量程;
(2)使用时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能倾斜使用;
(3)如果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点击图片演示测量液体体积
知识点
1
量筒的使用
知识点
1
俯视×
仰视×
测量值偏大
测量值偏小
平视√
量筒读值时的视线
点击图片演示量筒测量固体排开液体体积的读数
石块的体积:
V
=_______
V2-V1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石块取出后水的体积V3
若用V2-V3来计算石块体积,则使测量值_______.
偏大
(1)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2)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
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3)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量筒使用原则

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所示的虚线_______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_______mL。
60
b
连接中考

一次需要量出
l00g
密度为
0.8×103kg/m3
的酒精,最合适的量筒是(  )
A.量程
l00mL,分度值
2mL
B.量程
500mL,分度值
50mL
C.量程
250mL,分度值
5mL
D.量程
400mL,分度值
l0mL
C
解析:
酒精的密度ρ=0.8×103kg/m3=0.8g/cm3,

得酒精的体积:
=125cm3=125ml;
既能盛下酒精又能使测量时准确程度高,用C中的量筒比较合适。
连接中考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盐水
天平
量筒
烧杯
2.实验器材:
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原理:
知识点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盐水密度表达式:
ρ
V
=
m1

m2
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求出盐水的密度。
杯和盐水的质量m1/g
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质量m=(m1-m2)/g
量筒中盐水
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_________
_________
86
58.5
27.5
25
1.1
方案甲:
(1)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量筒内倒入一部分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2
(4)算出盐水的密度:
ρ
=
V
m2

m1
这样做测量结果会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
m1
m2
V
量筒壁上会附着一些盐水,使得m偏小,ρ偏小。
方案乙:
(1)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烧杯内倒入一部分盐水,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2
(2)将烧杯内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4)算出盐水的密度:
ρ
=
V
m2

m1
这样做测量结果会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
m1
m2
V
烧杯壁上会附着一些盐水,使得V偏小,ρ偏大。

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如图从左向右表示了他主要的操作过程,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移动,测出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测出的密度比牛奶
的实际密度_______。
偏大
1.234×103

连接中考
天平
量筒
烧杯
2.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
测量石块的密度
石块
细线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
(3)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
(4)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将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
(5)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

小石块
ρ
m
=
V2
-
V1
实验步骤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
石块的体积V=V2-V1(cm3)
石块的密度ρ(g/cm3)
26.4
46
58
_____
________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求出石块的密度。
12
2.2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
(3)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将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
(4)将小石块取出,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
(5)小石块的密度表达式:

小石块
ρ
m
=
V2
-
V1
方案
石块上沾有水,使得m偏大,ρ偏大。
这样做测量结果会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
测形状不规则、密度小于水、体积较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如石蜡、木块)
蜡块密度比水小,不会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ml
ml
V1
V2
①针压法(天平、量筒、水、石蜡、细钢针)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
(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
(3)将石蜡放入量筒中,用钢针将其压住,使石蜡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的体积为V2;
(4)密度表达式:

ρ石蜡
=
m
V2-V1
探究新知
②助沉法(沉坠法)(天平、量筒、水、石蜡、小石块、细线)
(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
(3)用细线将小石块和石蜡拴住(石蜡上,石块下),先将小石块浸没量筒水中,读出液面对应刻度为V1;
(4)再将它们共同浸没在量筒水中,读出液面对应刻度为V2;
(5)密度表达式:

ρ石蜡
=
m
V2-V1
V2
ml
V1
ml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
探究新知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
(2)将细沙倒入量筒中,适量,摇匀,敦实,此时体积为V1;
(3)把量筒中细沙倒入白纸上一部分,再将蜡块放入量筒中,再把倒入白纸上的细沙倒回量筒,摇匀,敦实,此时体积为V2;
(4)密度表达式:

ρ石蜡
=
m
V2-V1
③沙埋法(天平、量筒、细沙、石蜡)
探究新知
溶于水的物体
①沙埋法(可用面粉代替细沙)
②包上保鲜膜
吸水的物体
①沙埋法
②包上保鲜膜
③测量体积前让它吸足水
补充:特殊物质体积处理方法
点击图片演示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小丽同学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茶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
(1)将壶盖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________g。
(2)如图乙所示,将壶盖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为20cm3,则壶盖的密度是______g/cm3。
(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
真实值______(填“偏大”或“偏
小”)。
43.2
2.16
偏大
连接中考
“等体法”测物质的密度
空烧杯m1
杯和满水m2
杯和满盐水m3
(一)利用天平(带砝码)、烧杯(或空瓶)、足量的水、盐水,测盐水的密度
步骤:
(1)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烧杯中装满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水的质量为m2-m1
(3)倒掉烧杯中的水,装满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3,则盐水的质量为m3-m1
(4)液体的密度ρ盐水=
步骤:(1)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2)烧杯中装满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把拴好细线的小石块慢慢浸没到烧杯底部,直到没有水溢出,测出烧杯、剩余水、小石块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为m+m1-m2;
(4)小石块的密度ρ=
石块质量m
杯、剩余水、石块总质量m2
(二)利用天平(带砝码)、烧杯、足量的水、小石块、细线,测定小石块的密度
“等体法”测物质的密度
m+m1-m2
m
×ρ水
杯和满水质量m1
利用天平(无砝码)、量筒、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足量的水、小石块、细线,测小石块的密度
与石块等质量的水
小石块
步骤:
(1)调节天平平衡,在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只烧杯;
(2)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石块,在右盘的烧杯中注水,并用滴管细致的增减水的质量,直到天平平衡,则m水=
m石块

(3)将右盘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水的体积V水,则m石=m水=ρ水
V水
(4)把左盘烧杯中的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完全浸没水中,此时示数为V1
(5)石块的密度ρ石块
=
V水
V1-
V水
×ρ水
烧杯中水
的体积V水
ml
ml
石块浸没水中的示数V1
思考:实验中哪个量的测量不准确?偏大了还是偏小了?

小熙同学利用下列器材: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量筒、水、滴管、细线完成了小石块密度的测量。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游码
连接中考
(2)先把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盘上,再把小石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3)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液面如图2所示,则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4)现将量筒中的水倒一部分至右盘小烧杯中,再利用滴灌来调节量筒与烧杯中水的体积,当天平再次平衡时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石=_________g;
(5)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直到完全浸没,液面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V石=_______cm3,小石块的密度ρ石=__________kg/m3。
40
20
2×103
10
1.
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几个实验小组讨论设计了以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⑤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⑥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下列选项中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顺序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②⑤⑥①
D.③④②⑥
B
基础巩固题
2.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6.8g
B.石块的体积是18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
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
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D
基础巩固题
3.
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漂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__上,把游码放到标尺的左端的__________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________调。
(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_________,茄子块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水平台
零刻度线

偏小
偏大
C
4.
某课外活动小组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后,先用天平测出盖上盖子的空玻璃瓶质量为28g,然后装满水并盖上盖子,测出总质量为78g,把水倒掉将玻璃瓶内外擦干,再装满待测液体并盖上盖子,测出总质量为68.5g,则被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ρ水=1.0×103kg/m3)
0.81×103
基础巩固题
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③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
④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油。
请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实验中m1、V的测量数值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测出m2=40g;则食用油的体积V=________cm3,食用油的密度ρ油=________g/cm3
烧杯和油的总质量质量m1/g
量筒中油的体积V/cm3
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总质量m2/g
量筒中油的质量m/g
油的密度ρ/g/cm3
60
0.9
能力提升题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