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草履虫: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草履虫:
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
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直接与水进
行物质交换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直接与水进
行物质交换
血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人体内含有大量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人体内含有大量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体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细胞内液(2/3)
体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细胞外液(1/3)
细胞内液(2/3)
体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细胞外液(1/3)
细胞内液(2/3)
体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细胞外液(1/3)
细胞内液(2/3)
体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脑脊髓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细胞外液(1/3)
细胞内液(2/3)
体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脑脊髓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细胞外液(1/3)
细胞内液(2/3)
体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脑脊髓液)
血
浆
血
细
胞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的概念:
细胞外液(1/3)
细胞内液(2/3)
体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脑脊髓液)
血
浆
血
细
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
胞
淋巴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
胞
淋巴
双向渗透
透过毛细血管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
胞
淋巴
双向渗透
透过毛细血管
单
向
渗
透
透过
毛细
淋巴
管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
胞
淋巴
双向渗透
透过毛细血管
淋
巴
循
环
单
向
渗
透
透过
毛细
淋巴
管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
胞
淋巴
双向渗透
透过毛细血管
淋
巴
循
环
单
向
渗
透
透过
毛细
淋巴
管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
胞
淋巴
双向渗透
透过毛细血管
淋
巴
循
环
单
向
渗
透
透过
毛细
淋巴
管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内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
胞
淋巴
双向渗透
透过毛细血管
淋
巴
循
环
单
向
渗
透
透过
毛细
淋巴
管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思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思考
(1)与“细胞液”区别?
(2) “血液”是否属于内环境?
(3) 汗液、消化液等是否属于内环境?
(4)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的蛋白
质,它是内环境的成分吗?
(5)血细胞、绝大多数组织细胞、毛细血管
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是什么?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浆中约有90﹪为水;
其余10 ﹪分别是:
无机盐(约1%)
蛋白质(约7%-9%)
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
(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
激素等。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浆中约有90﹪为水;
其余10 ﹪分别是:
无机盐(约1%)
蛋白质(约7%-9%)
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
(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
激素等。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相同点
存在部位 组织
细胞 化学成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相同点
存在部位 组织
细胞 化学成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血管中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相同点
存在部位 组织
细胞 化学成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血管中
组织间隙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相同点
存在部位 组织
细胞 化学成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血管中
组织间隙
淋巴管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相同点
存在部位 组织
细胞 化学成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血管中
组织间隙
淋巴管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相同点
存在部位 组织
细胞 化学成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血管中
组织间隙
淋巴管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细胞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相同点
存在部位 组织
细胞 化学成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血管中
组织间隙
淋巴管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相同点
存在部位 组织
细胞 化学成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血浆中含
较多的蛋
白质,而
组织液和
淋巴中蛋
白质含量
很少
血管中
组织间隙
淋巴管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
外液 不同点
相同点
存在部位 组织
细胞 化学成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血浆中含
较多的蛋
白质,而
组织液和
淋巴中蛋
白质含量
很少
血管中
组织间隙
淋巴管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都属于细
胞外液,
共同构成
人体内环
境,基本
的化学成
分相同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
透压越高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
透压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
透压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2、酸碱度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2、酸碱度
血浆pH维持在7.35-7.45之间;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2、酸碱度
血浆pH维持在7.35-7.45之间;
与含有的HPO42-和HCO3-等离子有关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2、酸碱度
血浆pH维持在7.35-7.45之间;
与含有的HPO42-和HCO3-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2、酸碱度
血浆pH维持在7.35-7.45之间;
与含有的HPO42-和HCO3-等离子有关
3、温度
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代
谢
终
产
物
代谢终产物CO2
体
体
外
外
食物
营养
物质
尿液
消
化
系
统
呼
吸
系
统
泌尿系统
循
环
系
统
淋巴
组织
液
血浆
空气
气体
营养
物质
O2
CO2
O2
细
胞
O2
营养物质
皮 肤
汗液
CO2
代谢终产物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结论: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结论:
1、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结论:
1、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2、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
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
例题:
例题:
例题:
例2:(01年天津理综试卷)
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
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增加
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
例题:
例2:(01年天津理综试卷)
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
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增加
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
学案答案
1.C 2.C 3.A 4.A 5.D 6.A 7.B 8.C
9.(1)使乳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2)上述变化使得血液中pH改变较小,从而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由于生成大量的乳酸钠和碳酸使氢离子浓度减小;由于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中的酸碱度影响不大
10.(1)A鼠生活在干燥环境中
(2)有氧呼吸产生水;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 产生水
(3)通过皮肤汗液蒸发失水,通过呼吸失水
(4)B鼠会首先死亡,因为AB鼠代谢产生的水基本相等,但B鼠蒸发失水和粪便失水均较A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