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2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2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7 14: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综合地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和较为灵活地进行有关加法的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儿童选择、演绎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感悟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建立应用意识。
教学流程 流程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这样一组题目,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
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7+54=54+27
34+(20+7) =(34+20)+7
(48+36)+64 =48+(36+64)
35+(39+65)=(35+65)+39
师:你能和同学们说说它们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吗?(学生活动) 
师:你们是这样想的吗?这个等式中(最后一个等式),首先运用了加法交换律,交换了39和65的位置,接着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把35和65先相加。大家想到了吗?这样算有什么好处?
师:对!同学们,在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能使计算变得简便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件出示: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二段:经历探索过程,掌握简算方法
流程2:教学例题a
课件出示:(书上P59的例题)
师:同学们,这张表中记录的是林山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四年级29人,五年级46人,六年级54人。要求“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跳绳比赛?”你会列式吗?
课件出示:29+46+54 。(师读题,语速稍慢一点,帮助学生审题,为后面发现加数凑整、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做准备。)
师:这道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你觉得还可以怎样算?你能写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在本子上试着做做,再和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活动)
流程3:教学例题b
课件出示: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
=129(人) =29+100
=129 (人)
师:小萝卜学友的算法是按照顺序,从左往右算;小辣椒学友呢,它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呀, 这是因为46和54刚好可以凑成整百数100,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在这里它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师:比较一下,你们认为哪种算法简便?同学们,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如果发现哪两个数加起来刚好可以凑整,即能凑成整十数或是整百数,我们就怎么办呢?对!就把它们先相加起来 。为什么要这么去做?这样计算就变得简便了。为什么能够这样做的呢?说得好!是因为可以运用加法的运算律。
第三段:运用运算率,进行有关加法的简便运算
流程4:教学“试一试”a
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请你们用简便方法算一算,再和同学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活动)
课件出示: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1)69+75+25 (2)78+(47+22)
流程5:教学“试一试”b
课件出示: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1)69+75+25 (2)78+(47+22)
=69+(75+25) =78+(22+47)
=69 +100 =(78+22)+47
= 169 =100+47
=147
师:是这样做的吗?第一题我们发现75和25相加正好是100,可以直接应用加法结合律,先把后两个数75和25相加,再同第一个数69相加。第二题中78和22也刚好可以凑成整百数100。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应用加法交换律,交换47和22的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前两个数78和22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回顾这两题的计算过程,思考一下,比较在运用加法运算律时,两题有什么不同?对了,也就是说第1题只要直接应用加法结合律;第2题既要应用交换律,还要应用结合律,你想对了吗?
流程6: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看,这些气球多可爱呀!你能很快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和是多少吗?算好后,把你算的方法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活动)
课件出示:88 119 159
师:都写对了吗?请核对一下结果。第1题可以先把18和32相加,也可以先把38和32相加;第2题可以先把64和36相加;第3题可以先把79和21相加,也可以先把59和21相加。
流程7:想想做做第2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应用加法运算律能使一些看似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起来。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师:屏幕上的这四道题你准备应用哪个运算律?和同学么们说说你的想法后,选择其中的两题做在练习本上。(学生活动)
课件出示: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95+37+163 86+(14+79)
=295+(37+163) =(86+14)+79
=295 +200 =100+79
=495 =179
47+258+42 18+(159+82)
=47+(258+42) =18+(82+159)
=47 +300 =(18+82)+159
=347 =100+159
= 259
师:核对一下,你做对了吗?
流程8:计算比赛游戏
课件出示:
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下列各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534+657+343 106+(159+94)
471+509+422 251+(306+329)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计算比赛的游戏。同桌两人中,一人用加法的运算律计算,一人不用加法运算律,同时开始,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反过来互换一下方法,再比一次。现在开始! (学生活动)
第四段:课堂总结及作业
流程9:课堂小结
师:谁来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流程10: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备注:
(1)流程8计算比赛游戏安排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了本课知识后,进一步对比体验运用加法运算律所带来计算的简便,以增强运用加法运算律的自觉性。由于是游戏方式,可灵活组织,安排激励,并注意调节气氛和节奏,使之适当放松。
(2)在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组织学生思考四个问题:
处于什么情况时,运用加法运算律的?
为什么要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出于什么目的?
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计算时怎么去做?
为什么我们可以把能够凑整的两个数先加起来?
让学生讨论一下,相互交流。老师应把这四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应有机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
(3)流程9的课堂小结,要视时间许可,尽可能充分安排,让学生展开思考,进一步明确上述四要点。
(4)这里的想想做做第二题中有2小题的加数进行了更改,分别是把63改作163,58改作258,这样学生在运用运算律凑整时就会得到整百数200、300,避免了学生产生这样的思维定势:认为凑整后只能得到整百数100。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