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记得我们学过的《赵州桥》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作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
肆 揪
瞪 搀
祭奠
(dèng )
(sì)
(肆虐)
(jiū)
(揪出)
(瞪着)
(jì)
(diàn)
(chān)
(搀扶)
咆哮:
狂奔:
呻吟:
祭奠:
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课文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迅猛地奔跑。本课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势不可挡。
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本课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
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1、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黎明,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2、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3、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
(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在危急关头,老汉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
小组讨论
1.关键时刻,老汉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2.在课文中画出描写老汉有关的句子,并说一说。
①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6、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桥”做题目 这里的“桥”是指村里的那座木桥吗?
“老支书,你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老支书,你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
7、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