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探界者 钟扬》 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上册(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探界者 钟扬》 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上册(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7 14:3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 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探界者 钟扬
叶雨婷
走近钟扬
钟扬(1964—2017)湖南邵阳人,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第六、第七、第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2018年3月29日,中宣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留给未来 4 000万颗种子
青藏高原有超过 2 000 多种特有植物,但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还没有西藏地区的植物种子。2001 年,钟扬只身前往青藏高原,寻访植物标本,从此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16 年间,他将全世界仅存的、在西藏的 3 万多棵巨柏全部登记在册,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他一年中至少行程 3 万公里,先后为国家种质资源库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 4 000万颗种子,对我国西南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钟扬本人对收集种子这事总是轻描淡写:“我只是想摸清我们的家底,总得有人知道有多少种子,它们在哪里。”钟扬觉得,几百年后,这些种子会给无数人带来希望。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请概括课文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将其填写在下面对应标题的右侧
概括课文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将其填写在下面对应标题的右侧
“探界者”钟扬
“英雄”少年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
生命延续
【明确】
“探界者”钟扬
“英雄”少年 ①考入中科大;②进入中科院工作;③“胁迫”妻子结婚。
种子达人 ①不讲究住房;②致力于采集种子。
科学队长 热爱科普。
“接盘”导师 敢于接收转导师学生。
生命延续 ①学生延续探索之路;②种子某一天会生根发芽。
文章题目中的“探界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__顺序组织材料的
【明确】
探寻生命边界的人、时间
把握内容及手法
文章第一段为什么从拟南芥写起?
①从拟南芥写起能够揭示文章主人公钟扬的身份——植物学家,因为全世界有众多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
②从拟南芥写起,还把钟扬与西藏、复旦联系在一起,从而揭示了他的其他身份——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也为下文写钟扬在西藏采集种子等事件做了铺垫。
③从拟南芥写起,还有助于揭示人物品格。因为植物学家很少涉足西藏,而钟扬却凭执着的品格在西藏发现了拟南芥。
“‘英雄’少年”部分,其中的“英雄”作何理解?结婚时,钟扬 24 岁,已经不是少年了,作者为何还要把结婚这件事放在这一部分中?
①这一部分写钟扬与父亲赌气而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上了少年班后努力补习自己的弱科;无线电专业毕业却进入了植物所工作,他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从而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面对犹豫不决的妻子,他采用“胁迫”手段与之结婚。可见“英雄”指的是一种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服输的精神。
②作者将结婚放入这一部分,因为在“胁迫”妻子结婚这件事上,同样体现出了钟扬的这种勇于挑战困难、永不服输的英雄精神。
“种子达人”部分为什么从钟扬的住房写起?
从住房写起,表现了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的特点,与下文钟扬在“种子事业”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衬托了钟扬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作为植物学家的钟扬搞好科研就可以了,可他却非常热爱科普,这是为什么呢?
钟扬热爱科普事业,因为他认为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思维教育非常重要。毕竟科研不能让科学知识走向大众,走进广大青少年,而科普却能让年轻人爱上科学
钟扬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是运用
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
优秀品质
热爱科学事业,不追求物质生活品质,却致力于种子事业和科普工作;具有忘我的牺牲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身体不适也不放松工作;理想崇高,有远见,心怀祖国和人民;有责任,有担当,关心热爱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手法
作者在刻画钟扬时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
正面刻画:
a.刻画人物语言。文章每一部分都有直接引用的钟扬的话,它们或是钟扬与别人对话,或是钟扬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
b.刻画人物行为、事迹。如不挑剔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业等。
侧面刻画:
a.通过他人之口讲诉钟扬的故事
b.对比衬托手法 钟扬不在意生活品质却在意种子的对比
深度探究 比较阅读
1.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着许多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一下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①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②有责任,有担当,有着崇高、远大的理想;③面对困难、挑战,不屈不挠,不懈奋斗;④主动探索,勇于实践;⑤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
2.这三篇文章在结构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
(1)文章结构:
①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倒叙手法。②《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都采用了小标题,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2)刻画人物:
①《喜看稻菽千重浪》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则采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人物。②《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细节描写;《“探界者”钟扬》则主要是概述事迹。③《喜看稻菽千重浪》多处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界者”钟扬》多处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既有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
钟扬教授曾说:“坚持梦想,无畏艰险。”“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他执着追求梦想的精神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一心为公。脚踏实地奋斗,力求不凡作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对工作一丝不苟,乐于助人。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甘为人梯,无怨无争地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文章主旨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 都是有限的。 而钟扬却玛有限的生命活出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对于生命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八百字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