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局部抗战
近代日本侵华史回顾(20世纪30年代前)
{00A15C55-8517-42AA-B614-E9B94910E393}时间
事件
19世纪70年代
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897年
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本侵占我国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日本为何发动这场侵华战争呢?
日本东方会议会场
材料一 1927年4月,田中义一任日本内阁首相,他在给日本天皇的秘密奏折中说:“惟欲征服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日本蓄谋已久,既定国策。 (历史原因)
日本银行等待兑换的人群
材料二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日本急于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现实原因)
材料三 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争的准备。···完全听命于军部的广田弘毅组阁,实行全面的法西斯化。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推动力量)
材料四 “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材料五 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
国共内战
国际绥靖政策(有利时机)
①日本蓄谋已久,既定国策(历史原因);
②日本急于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现实原因);
③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推动力量);
④国共内战;
⑤国际绥靖政策(有利时机)。
日本侵华原因
材料一:1932年1月28日,为迫使国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军袭击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驻守凇沪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材料二: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材料三:1933年,日本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占领热河省。
材料四: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华北,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为此蓄意制造的一连串事件总称为“华北事变”。此后大批日本关东军入关,威逼平津。
东北抗日联军
察哈尔抗战
长城抗战
淞沪抗战
一二·九运动
工人罢工、募捐;
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海外华侨声援;
军民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
西安事变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八一宣言”
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瓦窑堡会议
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
历
史
纵
横
日本局部侵华,中国人民奋起抗争
{00A15C55-8517-42AA-B614-E9B94910E393}阶段
时间
重大事件
中国人民的抗战
日本局部侵华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战
1932年1月
一·二八事变
十九路军上海抗战
1932年3月
伪满洲国建立
?
1935年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致抗日 。
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张、杨两位将军为何发动兵谏?
①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②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材料一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转折点。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局出发毅然捐弃前嫌。将原来的抗日策略调整为“联蒋抗日”。各种势力聚集在民主义的旗帜下,反蒋势力明确表示拥蒋抗日,准备投入抗日第一线。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材料二 中国革命力量在革命斗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一“全国红军的总数由长征前夕的20万人下降到7万多人”,此后“西路军又在河西走廊地区损失2万多人”全国各地原有的十几块根据地,只保住了陕北一块.....活动的苏区几乎全是穷山僻壤、地瘠人稀、经济落后,难以保证军需民用及兵员补充,蒋介石要剿灭红军是有可能的....假如没有西安事变的发生,或假如没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我们必然将会看到中国革命力量更加巨大的损失。西安事变的突发,把蒋介石的“剿共”计划给打破了。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使中国革命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历史曲折。
全面抗战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七七事变
工业:
年工业总产值 日本60亿美元 中国13.6亿美元
年产钢铁 日本580万吨 中国4万吨
年产煤 日本5070万吨 中国2800万吨
年产石油 日本169万吨 中国1.31万吨
年产铜 日本8.7万吨, 中国700吨
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两,汽车9500辆,战舰52422吨,而这些现代化式武器装备,中国均无自产能力。
军事:
日本海军兵员127000?人,共有舰艇285艘,总吨位超过115万吨。中国海军兵员共约25000人,共有66艘舰艇,总吨位57608吨。
日本陆海军航空兵飞机近2700架,中国空军仅有600余架飞机,包括作战飞机305架,全部进口,不仅无整机自产能力,且无主要零部件之自产能力。
日本陆军448.1万,含可迅速征召的后备役;中国陆军182个师,200?多万人,几乎无后备役。
卢沟桥事变前夕中日工业军事实力的对比
1937年7月8日
中共中央通电全国:“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17日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准备抗战的讲话
“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的生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
1937年8月
洛川会议
时间:1937年8月。
目的:为了制定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纲领、方针和政策。
内容:毛泽东作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
这次会议指出了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则区别,确立了共产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利用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指明了正确道路。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指明了方向。
为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向蒋介石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随后(八一三事变后),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共产党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民族危机加深。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两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确立。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呼吁。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通交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者全面抗战的开始。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
国共第一次合作
国共第二次合作
背景
北洋军阀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目标
打到北洋军阀
打到日本侵略者
形式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结果
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坚持到抗战胜利
两次国共合作比较
日军的侵华暴行
(1)1937年12月,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2)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以华治华”方针,在占区扶植傀儡政权。
(3)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实行“以战养战”,对占领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4)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5)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对陪都重庆进行长达五年半的轰炸。
(6)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
(7)推行“慰安妇”制度。
材料1
12月14日: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进一二百米就合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
12月16日: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
12月22日: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
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1月3日:这些城被攻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 -《拉贝日记》
材料2 一个日本记者目击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他写道:“码头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个摞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有50到100个左右的人影在缓缓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江中。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寂静,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张宪文《南京大屠杀重要文证选录》
材料3 12 月13日早晨日军进入南京城内时,在“完全没有遭遇抵抗”的情况下,“日军单独或二三人为一个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中国的男女和小孩”。《 判决书》指出:“据后来估计, 在日军占领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人以上,这个数字还没有将被日军所烧弃了的尸体、投入长江或以其他方法处分的人计算在内。
-据东京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整理
材料 买日系车,赴日旅游,其行为人都是无辜的问胞,他们都是在自己权利范围内进行合法消费。但是,仇日者却不讲理地将他们作为侵犯对象,这显然是要强制他人一起仇日。强迫他人仇日的种种言行,本质上是不尊重他人权利、不遵受社会规则的极端自我行为。
-《中国青年报》
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警惕日本法西斯死灰复燃;同时我们要理性爱国,不要延续仇恨,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的课到此结束!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
——1937年7月15日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四、改革政治机构
五、抗日的外交政策
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七、改良人民生活
八、抗日的教育政策
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十、抗日的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