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18 18:1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学习目标
01
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会议
02
全面内战的爆发
全面内战爆发
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
03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经济、社会
政治、“国民大会”
0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土地改革 战略反攻
三大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目录
01
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1)背景
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独裁内战
和平民主
全球扩张
与美抗衡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人民
利益对立
内战必然性
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假和平,真内战
国民党
争取民主斗争
共产党
舆论压力
三次电邀
拖延时间
国际形势


强加罪名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1945.8.14)
来电诵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 ……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1945.8.20)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特再驰电速驾!
(1945.8.23)
合作探究
1.根据蒋介石的三封电邀,指出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
2.蒋介石的真正目的?采取的策略?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建国
目的:拖延时间,为内战做准备。
策略:假和平,真内战。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1945.8.16)
从中央社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1945.8.22)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1945.8.24)
(2)重庆谈判
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经过: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中共决定接受邀请,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乘专机抵达重庆。
(2)重庆谈判
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结果:历时43天。1945.10.10,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3)政协会议
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1946.1.10 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决议。
1946.1.25 政协会议期间,国共代表在美国代表马歇尔见证下,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
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决议
《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
《双十协定》
X
1946.6.26
02
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6-1947.6
全面内战的爆发
(1)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停战协定刚过有效期,蒋介石就违背“双十协定和政协会议决议,
全力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1946.6-1947.6
全面内战的爆发
双方力量对比
{69C7853C-536D-4A76-A0AE-DD22124D55A5}比较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
军 队
约430多万
127万
武器装备
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
只有陆军,装备步兵武器和少数火炮
国土占有
占有国土面积76%,主要是大城市和大部分交通线
占有国土面积24%,主要是小城镇、农村、偏远地区
人口拥有
约3.39亿
约1.36亿
面对军队力量的差距,中国共产党该怎么做?

1946.6-1947.6
全面内战的爆发
(2)粉碎全面进攻
中原:战略转移
华东:苏中、莱芜等战役的胜利
晋冀鲁豫:冀鲁豫、晋西南打击
东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1946 年7-10月歼敌30万,粉碎了全面进攻。
自力更生、自卫战争
1946.6-1947.6
全面内战的爆发
(3)粉碎重点进攻
1947年3月撤出延安
1947年3月25日青化砭之战
1947年4月14日羊马河之战
1947年5月蟠龙之战
1947年8月20日沙家店之战
1947年3月,国民党军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张灵甫
陈毅、粟裕
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03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经济危机: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社会危机:巧取豪夺,剥削压迫,民不聊生;
政治危机:两条战线相互配合、共同反蒋;
召开伪“国大”,暴露独裁内战的真面目。
第二条战线
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为标志,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兴起。这一运动以学生为先锋,核心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逐步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
第一条战线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拒绝出席“国民大会”。
0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土地改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依据:全国土地会议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剥削制度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意义:各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1947 西柏坡
中国近现代的土地改革
1927~1937年,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1927~1937年,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日,在土地政策方面作了让步,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为地主减租减息政策,借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农民交租交息,借以照顾地主的利益,团结对敌。
解放战争战争开始以后,1947年7~9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了西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及尚未解放的台湾省以外,广大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都宣告完成。
中国近现代的土地改革
思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广大农民深受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压迫;
要完成革命任务,需要广大民众的支持。
(2)战略反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
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3)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战略决战
1948年9月
1948年11月初
1948年11月下旬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由东北野战军发动;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指挥员:林彪、罗荣桓
战术:关门打狗、重点进攻
战果:歼敌47万,东北解放
关门打狗
淮海战役
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指挥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战术: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战果:歼敌55万,长江中下游以北解放
平津战役
由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发动;基本解放华北全境(傅作义接受改编,和平解放北平)
指挥员: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战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战果:歼敌52万,华北全境解放
(3)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战略决战
1948年9月
1948年11月初
1948年11月下旬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召开:1949年3月5日-13日,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内容:
①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
②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49.1.21 蒋介石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
1949.4 国共两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结果: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国内和平协 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战线上,分三路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长江防线。
结果: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原因
材料: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戴维?伯将军:“自从我来到这里后,从来就没有一个战役的失利说是因为武器弹药的缺乏。”
——《历史选择了共产党》
材料:蒋介石:“可以说,我们的失败,就是失败于接收。”
材料:张灵甫:“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不能统一。”
——《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
?
?

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原因
①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②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故能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①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小试牛刀
中共领导人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当时(  )
A.中共准备进行战略反攻?????????????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C.解放长江以南准备就绪????????????????????????
D.东北三省已经全部解放
A
小试牛刀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会见一批议员,谈及中国事态时说:当森林中有一棵大树倒下,在飞扬的尘埃落定以前,人们无法看清破坏的程度。当时“中国事态”最可能是(  )
A.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进攻
B.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战略决战,国民党主力已被基本消灭
D.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结束
C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