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借助对实物图形的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实际 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探究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实际问题解题方法的过程,加深对分数几分之几的认识,能结合直观情境理解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发展几何直观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可以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内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资源
学生已经学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对分数的知识也是解决本节课新知的基础。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独立解决问题。
(1)8÷4=2(个)
(2)12÷3=4(个)
2.预设答案
(1)求,就是平均分成4份,求其中的1份。
(2)求,就是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1份。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预设答案
刚才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现在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预设答案
12÷3=4(个)
4×2=8(个)
答:小白兔分到8个。
3.小组合作。
●“12÷3”求到的是什么?
●为什么“×2”呢?
●你边画图边结合算式解释过程吗?
预设答案
●“12÷3”求到1份是多少?(即是几个)
●“×2”是因为表示2个,即有2份。
4.预设答案。
12÷4=3(个)
3×3=9(个)
5.预设答案。
先除以分母,再乘上分子。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1.操作题。
(1)12÷4=3(个)3×3=9(个)
(2)16÷4=4(个)4×3=12(个)
2.
求到每份是多少?
3.15÷5=3(块)3×2=6(块)
4.100÷5×3=60(厘米)
100÷5×2=40(厘米)
四、总结提炼,变式提升。
1.
先除以分母,求到一份数,再乘以分子。
2.同桌合作,操作。
五、课堂作业,当堂完成。
《补充习题》P66、67
每日一题:小明有10元钱,用去了6元。你知道他用去了几分之几吗?
1.出示题目:
(1)有8个桃子,分给小明,分给小明多少个?
(2)小兔子们一共摘到12个蘑菇。分给小白兔。小白兔分到几个?
2.提问:
(1)为什么除以4?(除以4求到什么?)
(2)为什么除以3?(除以3求到什么?)
1.把上面第(2)小组中的“”改成“”。
提问:现在和刚才有何不同?
2.独立完成。
3.小组交流
●“12÷3”求到的是什么?
●为什么“×2”呢?
●你边画图边结合算式解释过程吗?
4.巩固练习
把题目中的改成。学生独立练习,再讲解。
提问:(1)“12÷4”求到什么?
(2)为什么再“×3”。
5.总结提炼。
提问:像上面两道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我们是怎样求的?
1.操作题,即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1):为什么拿出9个?
(2)为什么拿出12个?
2.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每一题中的第一步除法求到的是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说说每一步意思。
4.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谁来总结一下方法。
2.操作游戏
(1)摆12根小棒,拿出它的。
(2)可以拿出它的几分之几或几分之一?同桌合作,一人说分数,一人拿小棒。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