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荚”、“豌”、“框”等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豌”、“恐”等12个生字。
2.激发学生对课文质疑的兴趣,试着针对全文内容和部分内容提问。
3.根据学生的问题理解课文第11-24段,感受豆子给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感受童话的美好。
教学难点:
学会质疑,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聊聊童话故事。
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猜一猜。
2.初春,她开出紫色的花儿,渐渐地,他结出绿绿的豆荚,里面的豆子藏在里面,到了暮春,绿豆荚变黄了。(豌豆与豆荚正音)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豌豆有关的一个童话故事。指名读课题,齐读。
4.介绍安徒生。出示名片,汇报内容。
中文名
国????籍
职?业
主要成就
安徒生
丹麦
作家
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
代表作品
《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三、反馈预习单。
1.课前我们认真预习了课文,完成了预习单。首先考考大家对课文中的生字读音掌握得怎样。
出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
校对反馈。
2.出示书写,表扬写得漂亮的学生。同时出示写错的字,请学生讲评。老师范写,引导学生识记,并在作业纸上练习。
3.出示问题清单。
同学们都在问题清单上提上了你们的问题,老师阅读了你们的阅读清单,发现很多孩子提的问题真好,(出示2张问题清单)请2个同学来读读自己提出的问题。
(有疑问才会有更深入地思考,你太棒了!)
(看来,你的质疑能力很强,善于思考)
4.我们来关注一下这2个同学的问题清单,你有什么发现?
针对词语的
针对课文部分内容的
针对全文内容的
(部分内容、全文内容)
6.请你们四人一小组交流,每人选一个问题说说。
(范例:我提的问题是
,我是针对课文
提的。)
四、学习课文第11-24段。
1.老师对你们每个人的清单中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发现对课文11—24段内容提的问题最多,你们很关心女孩儿,共有30个同学提问,有的三个问题都针对这部分内容的。
2.指名学生读针对小女孩这部分内容的,简单的问题随即解决。
3.有些同学提的问题的意思与我们课后习题中的问题也比较类似,问题提得太有意义了。你们太了不起了,跟我们编者老师想的一样。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讨论研究。
出示问题: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好起来了?
我们就以这个问题展开学习活动。
小组学习活动:
(1).读课文11—24自然段,各自用横线划出小豌豆成长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小姑娘的句子。
(2).小组讨论,并学着选用关键词来填表格。
??????????小豌豆
??????小女孩
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
?
?
?
?
?
?
(3).想一想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好起来了?
4.交流反馈,并随机指导朗读女孩的句子,感受快乐。
①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虚弱,躺在床上一整年了。
女孩的病怎样?(严重)是的,这里说小女孩是独生女儿,实际上她还有个姐姐,但生病死去了。我们来看看安徒生在原文中是这么写到“她快要到她亲爱的姐姐那儿去了?”女人说。“我只有两个孩子,但是养活她们两个人是构困难的。善良的上帝分担我的忧愁,已经接走一个。我现在把留下的这个养着。不过我想他不会让他们分开的;她也会到她天上的姐姐哪儿去的。”
读完资料,你觉得女孩的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②太阳今天把我身上照得怪温暖的。这粒豆子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一定会从床上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里去。
指名读,评议。的确,豆子给她带来了希望,真高兴。
③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指名读你,评议。怎么理解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多快乐,多喜欢豆子。
④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
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指名读,评议。一个健康的小女孩,一个快乐的小女孩。
当小豌豆开出嫩红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
?4.师读小豌豆的句子,学生读小女孩的句子。现在,我们知道
躺了床上一整年的小姑娘的病为什么好了?
(好心情,希望)
5.读到这个结尾,你有什么想说的??(童话的美好
,童话的丰富想象)
安徒生的童话就是这样充满幻想,善良无助的母亲想挽救自己孩子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办法。安徒生就把最小的豆排进了小女孩的生活,给了小女孩生的希望,生的愉快。如此温暖,如此催人奋发,让我们相信生命的奇迹并不遥远。
6.有同学还在问题清单上留下了这个问题。
出示:妈妈为什么把一棵豌豆苗称为“小花园”?
谁来说一说。(喜欢)
安徒生在手记中写道:
出示:这个故事来自我儿时的回忆,那时我有一个小木盒,里面盛了一点土,我种了一根葱和一粒豆,这就是我开满了花的花园。
原来,故事中还藏着作者的原型,有时我们可以阅读课外书来解决我们的疑问。
五、总结下课。
学完关于小女孩这一部分的内容后,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指名说,评议。
读书,就应该学会积极思考,提出质疑,然后试着自己去解决。学贵有疑,在疑问中我们才能有新的发现,学到新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再来解决你们提出的其他问题。
????(共15张PPT)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安徒生简介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
始人。
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
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
自幼酷爱文学。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
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
中崭露才华。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幸运的贝儿》等。
学习目标
1.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
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
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
平实、仁爱、敬重生命的生活
态度。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区分作者对五粒豆的两种不
同态度。
字词乐园
主席
率领
河畔
蔬菜
喜讯
渠道
高粱
飞窜开来
1、会写的字
xí
shuài
pàn
shū
xùn
qú
liáng
cuàn
2、会认得字
dāng
niǎn
铛(
)
捻(
)
铃铛
捻毛线
字词乐园
3、多音字组词并造句
中
zhōng
(中看)
zhòng
(中意)
这几种布料她都不中(
zhòng
)意,说只是中(
zhōng
)看罢了。
例:
好
hào
(爱好)
hǎo
(美好)
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
hào
),它会成为人们心中美好(
diào
)的一部分
。
5、反义词
朴素~
深刻~
伟大~
圣洁~
广阔~
丰衣足食~
奢华
肤浅
渺小
污秽
狭窄
饥寒交迫
衬托
朴实
辽阔
颂扬
宏伟
威严
人寿年丰
永垂不朽
特别
优良
映衬~
朴素~
广阔~
歌颂~
雄伟~
庄严~
丰衣足食~
万古不朽~
格外~
优秀~
4、近义词
词语
相同点
不同点
造句
延伸
都有向长的方面发展的意思,都是动词。
指向长的方面伸展,着眼于距离和范围,使用范围较窄,只用于物。
连绵起伏的青山一座挨着一座,一直延伸到远方。
延长
指延长距离和时间,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人和物。
因为遇到特殊情况,原本三天的会议又延长了一天。
4、近义词辨析
6、词语导学
【丰衣足食】
【山清水秀】
形容山水风景优美
用诗歌颂扬,泛指用语言文字等赞美。
【万古不朽】
【歌颂】
千秋万代都不磨灭
,指长存于世。
形容生活富裕。足,够。
思考探求。
【思索】
造句:长征是中华民族万古不朽的壮丽的诗篇。
造句:在新的党中央领导下,农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造句:这里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造句:这首歌歌颂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造句: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明不假思索地给出了正确答案。
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
体会普通的豌豆荚在作者笔下是怎么样的富有情趣?
阅读课文,思考:
1.那粒最小的豌豆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2.小豌豆是怎样长大的?小姑娘又是怎样长
好的?
读读课文13—17段,完成填空
1.小豌豆刚到长满青苔的窗台上住下时,小
姑娘
2.小豌豆长出了小叶子,小姑娘
(病得可厉害了)。
(心里真高兴)。
学习第18、20段思考:
小姑娘对小豌豆有着怎样的感情?
小豌豆又是怎样说的呢?
学习19、21段
理解作者对五粒豌豆的两种态度。
优美句子
1、不过她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豌豆苗支起来,
好使它不被风吹断,因为它使她的女儿对生命
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母亲一个细小的动作寄托了对女儿获得重生的渴望,
虽然她不相信一株小小的豌豆苗会创造奇迹,但她更愿
意让这株豌豆苗永远陪伴着病中的女儿,给她带来获得
重生的力量。
优美句子
2、而顶楼窗子旁那个年轻的女子——她脸上放出
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在豌豆花
上面交叉着一双小手,感谢上帝呢。
这个句子是说这个纯真可爱的女孩在最后一粒豌豆努
力地发芽、生长、开花的启示下,获得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和勇气,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这个句子也交代了最后
一粒豌豆追求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