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四思考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四思考题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7 17:2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四思考题”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采用表格法、描述法等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策略的不同
方式。
3、培养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难点:用线段图来分析条件和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第一:回顾旧知
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习了运用线段图来帮助解决问题的策略)
能不能具体距离说明一下你在哪个方面采用了怎样的策略呢?
生:结合例题回忆线段图辅助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单元学过知识的回顾和整理,让学生对于利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从整体上有个清晰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接纳和运用线段图辅助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情境创设、问题提出
出示思考题:小芳比妈妈小27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芳的4倍。妈妈和小芳今年各多少岁?
让学生静静的读题、想一想题中有那几个条件、问题是什么?(学生读题、思考,老师观察等待)
可能的回答:
老师我知道,这道题只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小芳比妈妈小27岁,另一个条件是妈妈的岁数正好是小芳的4倍。问题有两个分别是小芳和妈妈各多少岁。
这里并没有给小芳和妈妈中任意一个人的岁数,而是只给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那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提出学习要求:
自主尝试解决:(可以用多种可行的方法解答)
对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过程。
同桌交流、准备上台展示。
展示分享
有哪位同学有了想法了,能否上台给大家分享一下,同桌上台也行?
可能的结果:
学生1、我采用的是假设法,比如小芳
今年7岁,那么妈妈27+7=34(岁)
34除以4,得不到一个整数。我再调一下,小芳8岁、妈妈27+8+=5(岁),35除以4,也不行。我再调高,假设小芳今年9岁,那么妈妈27+9=36(岁)36除以4正好等于9岁。这就对了。
学生2、(主动上台)我采用的是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的。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
(?岁)
小芳:
(27岁)
妈妈:
(小芳的4倍)
妈妈的年龄平均分成4份,小芳占其中的1份。所以4—1=3(份)、27除以3等于9岁。9表示其中一份的量,也可以看成是小芳的年龄。妈妈的年龄就是9
3=27(岁)。
整理评价
同学们都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样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希望以后能够借助线段图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