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反应原理——专题1~2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反应原理——专题1~2复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4-11 14:0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反应原理 专题1~2复习
一、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 ZnO+H2O;据此判断,锌片是( )
A.正极,并被还原 B.正极,并被氧化
C.负极,并被还原 D.负极,并被氧化
2.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
C.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作用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的pH增大了的是( )
A.H2SO4 B.KOH C.AgNO3 D.Na2SO4
5.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
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
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
A.A>B>C B.B>C>A C.C>A>B D.B>A>C
6.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7.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 )
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
在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2molN2和3molH2,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反应,5min后测得反应混合物中NH3占25%
(体积分数),则此时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 [单位:mol/(L?min)]
A.0.05 B.0.1 C.0.125 D.0.25
9.将盐酸滴到碳酸钠粉未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
A.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大一倍 B.盐酸浓度增加一倍,用量减至1/2
C.增大碳酸钠粉未的量 D.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10.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增加的是( )
A.2H2(g)+ O2(g)= 2H2O(g) B.CaCO3 + 2HCl= CaCl2 + CO2↑+ H2O
C.C(s)+ O2(g) = CO2(g) D.H2(g)+ I2(g)= 2HI(g)
11.以下可逆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不一定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N2(g)+3H2(g) 2NH3(g)(在混合气体中v(NH3)%=33.3%保持不变)
B.CO(g)+ H2O(g) CO2(g)+ H2(g)(在恒容容器中,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2SO2(g)+O2(g) 2 SO3(g) (在恒压条件下,总体积不再改变)
D.2NO2(g) 2NO(g)+O2(g)(在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
12.在四个相等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各自进行如下反应:2SO2(g) +O2(g) 2SO3(g);△H<0,反应分别按以下条件进行,达到平衡后,c(SO2)最小的是( )
A.500℃,10molSO2 +5molO2    B.500℃,20molSO2 +5molO2
C.400℃,10molSO2 +5molO2    D.400℃,15molSO3分解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相关的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15.某反应:A==B + C 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16.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 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反应限度的是( )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②NO2的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⑥⑦ B.①④⑧ C.只有①④ D.只有⑦⑧
17.在一个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 L A(g)和1 L B(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3A(g)十B(g) nC(g)+2D(g) 达到平衡后,A物质的量浓度减小1/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 )
A.1 B.2 C.3 D.4
18.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真空容器内(预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 N2和3molH2,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则此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 )
A.2min B.3min C.4min D.5min
19.下列措施或事实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在合成氨(正反应是放热)的反应中,升温有利于氨的合成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20.下列化学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的是( )
A.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改变   B.正、逆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C.组分中某物质的转化率发生了改变   D.体系的压强增大了
21.根据相应的图象(图象编号与答案一一对应),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t0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所示,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a>b
C.物质的百分含量和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B、C是气体、D为固体或液体
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O2(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
原子量为( )
A.22.4ax/b B.11.2ax/b C.5.6ax/b D.2.5ax/b
用铂电极电解CuSO4和KNO3的混合溶液500mL,经一段时间电解后,两极均得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此混合
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mol/L B.0.8mol/L C.1mol/L D.1.5mol/L
24.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图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 )
A.Ⅰ和Ⅲ附近 B.Ⅰ和Ⅳ附近 C.Ⅱ和Ⅲ附近 D.Ⅱ和Ⅳ附近
25.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26.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保持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H2 (g)+Br2(g) 2HBr(g) ,
已知加入1molH2和2molBr2达到平衡后,生成了amolHBr。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的H2、Br2、HBr分别为x、y、z mol(均不为0)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百分含量都不变。以下推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①x、y、z应满足的条件是4x+z=2y; ②达到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为mol ;
③达到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为amol; ④x、y、z应满足的关系是x+y=z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27.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固)pC(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
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
28.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A(g)+2B(g) 2C(g)+D(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建立平衡,若条件不变,按下列各组物质加入起始物质,再次达到平衡后可能维持c(A) = c(B) = c(C)=0.2mol/L的一组是( )
A.1mol A+2mol B+1mol C B.0.6mol C+0.6mol D+0.2mol B+0.3mol A
C.0.6mol A+0.2mol D+0.1mol C D.0.25mol A+0.5mol B+0.1mol C
29、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O2(g) + 2NO(g) ΔH>0,
达到平稳。当改变其中 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体积分数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30、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Y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x)/n(y)关系如图,则x和y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 ( )
A.X + 3Y 2Z B.3X+Y2Z C.3X + 2Y Z D.4X+ 2Y Z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31.判断下过程的△H、△S大于零还是小零,用“>0”或“<0”填写下列表格
变化过程
△H
△S
NH4NO3溶于水
干冰(CO2)的升华
4Fe(s) + 3O2(g) = 2Fe2O3(s)
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32.现有可逆反应A(气)+B(气) 3C(气),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则 曲线是表示有催化剂时的情况。
(2)若乙图中的a曲线表示200℃和b曲线表示100℃时的情况,则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热反应。
(3)若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 曲线是表示压强较大的情况。
3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准备利用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来验证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药品及仪器】:0.1mol/L的Na2S2O3溶液、0.1mol/L的稀H2SO4、、热水、冷水、蒸馏水、量筒、烧杯、试管(若干)、胶头滴管等。
【实验步骤】:
(1)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该同学想通过改变Na2S2O3的浓度来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得到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你认为他在实验中必须做到一致的几个因素是①
② ③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2)验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该同学在两个烧杯中放入了等量的适量的热水和冷水,为了得到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你认为他在实验中必须做到一致的几个因素是①
② ③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交流讨论】:
通过该实验的设计,你认为通过实验来研究某个因素对某个化学反应的影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34.在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2.0 L,2.5 mol/L CuSO4溶液,如有0.2 mol电子发生转移,试回答下列问题:
(1)阳极发生 反应,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电解后得到的Cu的质量是 ,得到O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
(3)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 ,电解液的pH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5.将1mol CO和1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器,在某条件下达到平衡: CO(g)+H2O(g)CO2(g)+H2(g),此时有2/3的CO转化为CO2。
(1)该平衡前后的压强比是 。
(2)若在相同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2、1 mol H2和1 mol H2O,
则达到平衡时与(1)相比较,平衡应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此时平衡混合物的CO2的体积分数可能是下列各值中的 (填编号)
A.22.2% B.27.55% C.33.3% D.36.8%
(3)假如(2)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 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36.有a、b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容器保持容积不变,b中的活塞可上下移动,以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在相同条件下将3 molA、1 molB分别同时充入a、b两个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2C(g)+D(g),如下图:
达平衡时,a中A的浓度为M mol/L、C的浓度为N mol/L ,b中A的浓度为mmol/L、C的浓度为n mol/L,
则M m ;N n (填“>”、“<”、“= ”、“ 无法比较”)
保持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分别充入a、b两容器,达平衡后,a中C的浓度为N mol/L的是   ,
b中C的浓度为nmol/L的是 。
A.6molA+2 molB B.3molA+2molC  C.2molC+1 molB +1 molD
D.2molC+1molD   E.1.5molA+0.5molB+1 molC+0.5mol D
(3)若将2molC和2molD充入a中,保持温度不变,平衡时A的浓度为W mol/L,C的浓度Y mol/L,则W和M ,Y和N之间的关系为W M ,Y N。(填“>”、“<”、“= ”、“ 无法比较”)
(4)保持温度不变,若将4molC和2molD充入a中,平衡时A的浓度为R mol/L,则( )
A.R=2M B.R2M
三、计算题
37.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已知C(SO2)始=0.4mol/L,C(O2)始=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
(1)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
(2)达平衡状态时, SO2的转化率应为多少?
(3)达平衡状态时,SO3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B
D
D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C
D
B
A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B
C
A
C
B
A
B
31、
变化过程
△H
△S
NH4NO3溶于水
>0
>0
干冰(CO2)的升华
>0
>0
4Fe(s) + 3O2(g) = 2Fe2O3(s)
<0
<0
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0
>0
32、(1)a (2)吸 (3)b
33、
(1)①所取稀硫酸的体积 ②溶液的总体积 ③两组溶液必须同时混和
(2)①所取稀硫酸的体积 ②所取Na2S2O3溶液的体积 ③两组溶液必须同时混和
(3)必须尽可能地把影响该反应的其它因素排除,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才具备科学性
34、氧化,略。6.4g 1.12L 12.8g 不变
35、1:1 正反应方向 D ①⑤
36、(1)> < (2)D、 E ;A、D、E (3)> < (4)C
37、K〈19,未达到平衡,向正方向进行。 80%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