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认识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
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 谈话:过去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 今天我们来认识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出示
目标)
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 生成“吨”的概念
(1)出示书中的场景图,初步感知“吨”这个质量单位。
(2)说明: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3)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吨?(学生踊跃回答,教
师适当点评)
2. 建构“1吨”的概念,体验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1)猜测:1吨究竟有多重?猜一猜。
想一想:一袋100千克的大米有多重?
算一算:10袋这样的大米有多重?
(4)说明:1吨=1000千克,1吨里面有10个100千克。
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进一步体验“1吨”的概念。
1. 算一算,一个小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10个这样的小学生的体重
大约有多重?40个小学生呢?
2. 说一说:你感觉1吨重吗?自由交流。
3. 估一估:你感觉自己大约有多重?几个跟你体重相同的小朋友大
约重1吨?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加深对“1吨”的理解。
2. “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认真审题,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 “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4. “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 “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6. “想想做做”第6题。
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吨
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1吨=1000千克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3课时)
课题 练习三(1) 课型 习题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25页第1-5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强化千米及吨的知识。
2.学会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千米及吨的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千米及吨的基础知识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谈话: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千米及吨的有关知识,究竟学得怎么样呢?今天咱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知识回顾,课前热身。
提问: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
少?
2.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
多少?
3.通常什么情况下用千米作单位?
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练习三第1题
认真审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练习三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练习三第3题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获取图中信息。
(2)明确问题,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4. 练习三第4题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获取图中信息。
(2)明确问题,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5. 练习三第5题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2)互提问题,全班交流。
四、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1. 选择题
(1)每块砖重2千克,( )块砖重1吨。
A. 5 B.50 C.500
(2)3辆汽车同时运煤,2天共运120吨,平均每天( )吨。
A.40 B.60 C.20
(3)张老师2小时行32千米,估计张老师是( )的。
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
2. 果品公司上午收购苹果25吨,运走9吨,剩下的用一辆载重4吨
的卡车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三(1)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克千克吨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4课时)
课题 练习三(2) 课型 习题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第6-9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3. 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谈话: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服务于生活,不信大家就来看看吧!(板书课题,口述目标)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练习三第6题
(1)引导学生获取题中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讨论交流,集体订正。
2. 练习三第7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获取信息。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3. 练习三第8题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4. 练习三第9题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同桌交流,集体订正。
三、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1. 课本第25页思考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获取题中信息。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2. 明明家、学校、图书馆在一条直线上,从明明家到学校1900米,
从学校到图书馆720米。你能想出它们的位置有几种情况吗?请
你计算出每一种情形下,明明家到图书馆的距离。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讲解。
四、知识补充,开阔视野。
课本第26页“你知道吗?”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三(2)
习题讲解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