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认识千米
课
型
新
授
第几
课时
第
1课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推理活动中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观察法、讲授法
卷尺
实物投影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增加了在现实的情境里引出千米。第20页的四张照片上都有“千米”,配合这些照片,教材中说: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学生从照片和文字说明中,体会了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
教
学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环节的效果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
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
(认识千米)
二、自学思考
1.出示图。
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是的,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由于都是比较长的长度,通
2.感知1千米有多长
那你们知道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
同学们一定有体育课中100米赛跑的经历吧。那10个这样的100米是多少米呢?
所以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1000米
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
三、合作交流
1.(1)请学生独立描出1米的长度
(2)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说说你的想法
(3)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1)独立解决
(2)说一说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
四、教师点拨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学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环节的效果
先讨论该怎样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要根据图中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估计出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和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
把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看作1份,那么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度有这样的2份多一点,即大约长700千米;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度大约有这样的4份,即大约长1200千米。
课
时
达
标
检
测
设
计
项
目
检
测
内
容
当堂
达标
检测
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
板
书
设
计
认
识
千
米
作
业
设
计
1.(1)请学生独立描出1米的长度
(2)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说说你的想法
(3)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1)200米一圈的跑道,5圈是1千米
(2)250米一圈的跑道,4圈是1千米
(3)400米一圈的跑道,2圈半是1千米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