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扫描,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同时,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已有知识经验和信念起到关键的作用。本课的设计,我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并注重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的认识,搭起本课教学的大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97页。
教材学情分析
可能性是四个学习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在一、二年级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并且概率问题一个是与社会关系密切的重要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预知,即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本单元的《可能性》是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过程与方法:
创设有趣的活动与游戏(如摸球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交流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已有经验和情境,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发生的事件,并能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教学难点:
培养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能判断事物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游戏,使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测和试验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法学法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和发展水平之上,要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教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索教学法,学法:观察发现法,自助探究法等。
教学流程
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
生:喜欢
师:哪两个小朋友上台来玩一玩?(生1、生2上台)
师:在这两个小朋友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之前,请你们猜一猜谁会赢呢?
生1、生2、生3、生4猜测。
师:是的,当事情发生的结果还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可能”这个词来表达。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新授课
(一).通过抛硬币的游戏,体验“可能”
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
生:硬币
师:我们把有数字的一面称为正面,有菊花的一面称为反面。老师任意抛一枚硬币,猜一猜硬币落地后会是正面朝上呢,还是反面朝上?
生1:正面朝上。 生2:反面朝上。
师:究竟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我们要去验证才知道结果。请听小组合作的要求:
1.抛硬币前先猜一猜哪一面朝上,再看看抛的结果是否与猜测的结果相同;
2.每小组每人抛硬币一次,注意抛的高度是25厘米左右;
3.每人抛后记录好结果,说一说硬币落地后会出现什么结果。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正面向上
反面向上
正面向上共有( )次 反面向上共有( )次
说一说硬币落地后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讨论完后再汇报
师:谁来汇报你们组硬币落地后出现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生:我们组硬币落地后:反面向上2次,正面向上4次。
生;我们组硬币落地后:反面向上3次,正面向上3次。
师:硬币落地后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引导学生说出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板书:可能)
教师小结:
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和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都不能事先确定。这些现象就是不确定现象。通常用“可能”来描述。
(二).通过摸球游戏,体验“一定”,“不可能”
师:刚才的抛硬币游戏好玩吗,好戏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来摸球比赛。请听要求:
摸到的黄球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
活动要求:
1.每人摸一次,摸完后将球放回盒子里,摇一摇再摸,不能偷看盒子里的球。
2.小组长完善记录单,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继续摸下去会摸到什么球。摸球后在相对应的栏内画√)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白球
黄球
摸到白球的总次数是( )次 黄球的总次数( )次
摸球后猜猜盒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并说说为什么?
生明白要求后开始摸球,摸完后猜猜盒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并说说为什么?
师:谁来汇报摸球的情况
生1:我们组摸到白球8次,黄球0次。
生2:我们组摸到白球8次,黄球0次。
生3:我们组摸到白球5次,黄球3次。
生4:我们组摸到的黄球8次,白球0次…….
师:所以今天的获胜组诞生了,掌声恭喜他们。
师:为什么有些组一个黄球都没有摸到,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请摸到全是白球的小组长把盒子拿上来
师:猜一猜这些盒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
生:我猜盒子里面全是白球。
师:请打开盒子,(全是白球。)
师:盒子里全是白球,那任意摸一个,摸到的球( )
师:那继续摸下去,摸到的球(一定 )是白色。板书:一定
师:可能摸到黄球吗?
生:不可能摸到黄球(不可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一号盒子里面一个黄球都没有。在一号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的一定是白球,不可能是黄球。
4.教师小结:
像这种能够事先能确定的现象叫做确定现象。通常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课堂练习
师;刚才我们看了一个黄球都没有摸到的盒子,现在看看获胜队的盒子。想看吗?
生:想
师:请小组长把盒子拿到上面来。猜一猜,这些盒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
生:我猜盒子里面全是黄球。
师:那究竟是不是黄球呢?获胜组打开盒子。
师: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说一说在这些盒子里摸球的情况。
生:因为盒子里的球全是黄球,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的球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白球。
师:刚才有些小组汇报既摸到了黄球,又摸到了白球,猜一猜,这些盒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
生:我猜这些盒子里既有黄球,又有白球。
师:谁能用我们今天学过的知识来描述这些盒子里球的颜色。
生:因为盒子里既有白球又有黄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师:掌声在哪里?(生鼓掌)
师:刚才我们规定摸到黄球次数最多的组获胜,那如果老师改为获得白球最多的组获胜,你会选择几号盒子,为什么呢?
生:我会选择一号盒子,因为一号盒子里全是白球,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的一定是白球。
(三)放球游戏
师:刚才,是老师装球,同学们摸球。现在,想不想自己也来装一装球?看瞧,这儿第一个空口袋,还有一些球,几个红的?(4个)反应最快在这儿,几个黄的?(4个)几个绿的(4个)看要求,球可不是随便往里边装的,现在,我希望你们往里装一些球,但从中任意摸一个球,要一定是绿球。
预设:会。
师:你准备放什么颜色,放几个?谁来试试?
预设:放3个绿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啊(黑板上操作),来。同学们给他一个判断,从中任意摸一个是绿球,对吗?对就掌声通过。(学生击掌通过)鼓励别人有的时候也是肯定自己。
师:我在想啊,何必要3个(摆2个),行吗?(行)也没看到掌声鼓励我一下。
师:那除了3个还可以怎样?(1个),还能再拿吗
师:一句话,只要怎样放,就一定能摸到绿球?
预设:只要全部都是绿球。
师:纯色的,任意摸一个就是绿球,ok?
2.第二关:运用“不可能”
师:第一关,恭喜你们都通过了,想试试第二关吗?(想)现在,要改变要求了——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绿球?行吗?悄悄将思路说给同桌听听。
师:好了没有?不可能摸到绿球,你准备怎么放?
预设:红球、白球全部放进去。
师:聪明的孩子,我在等待着你的判断:不同意举手抗议,同意掌声。还有不一样的吗?
预设:全部红,放1个白。
师:一句话,谁来概括一下,只要怎样放,就不可能摸到绿球?
预设:只要袋子里不放绿球。
师:只要不放绿球,就不可能摸到绿球,对吗?(对)总之一句话,什么东西坚决不能放进去?(绿球)恭喜你,答对了。
3.第三关:运用“可能”
师:第三关,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这个有点儿难了,我给大家4人一小组,说说你的想法,好不好?比一比。要求小组里4人说4种不同的方法,哪个组的方法最多。
师:好了没有,来吧。请没有回答过问题的,你说。
【预设一:只要放一个绿球,就有可能摸到绿球】
预设:只要里面有一个绿球,就有可能摸到绿球。
师:好丫头,考验我们呢。这句话太狠了,把所有机会都挡掉了。好嘞,成功,yeah(黑板上放一个绿球)。
预设:错了
师:看来他对了一半对不对,你看我里面不是有一个绿球吗?我现在变成什么了?
预设:现在变成了肯定绿球
师:现在能怎么办?他想概括的想法我很欣赏,你来。
预设:再放几个其他颜色的球
师:你的意思是再随便再放几个其他颜色的球,可以吗?掌声鼓励。接下来,我就不一一问了,我想你们应该理解很透了。谁来概括一下,只要怎样放,就有可能摸到绿球?
预设:既要有绿球,也要有其他颜色的球。
师:掌声在等什么呢?有绿色,又不全是绿色,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对吧?
【预设二:各种具体的回答】
预设1:2红2黄2绿
预设2:全放
预设3:红球黄球都放,只放1个绿球
师:孩子们,可能吗?(可能)。
师:看来,只要怎样放,就可能摸到绿球?
预设:只要有一个绿球就行,再放点其他的球。
师:掌声在等什么呢?有绿色,又不全是绿色,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对吧?
三、判断生活中的事件,内化提高
1.师:刚才你们通过抛硬币、摸球、放球,已经对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有了一定了解,想不想参加智力大比拼呢?
生:想
师:请看第一关。
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答案,说明理由。
师:孩子们,可爱的米老鼠看到大家这么聪明,也忍不住想出题来考考大家呢!请你用“一定” “可能” “不可能”说说生活中的现象。
同桌二人相互说,请四五个孩子说说生活中的现象。
师:孩子们真棒,能说出这么多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接下来,粟老师要带你们走进大千世界,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很多稀奇的事儿,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那些可能、一定、不可能的事儿吧。(播放视频:中国的的奇人)
2.孩子们用你们的聪明、智慧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想继续闯第二关吗?请看第二关
判断。
(1)人一定会长生不老。 ( )
(2)笑笑的成绩很好,期末考试可能考100分。( )
(3)太阳从东方升起。 ( )
(4)天上会掉馅饼!。 ( )
(5)今天,粟老师要奖励每位同学100000元,那是一定的。 ( )
(6)明天一定是晴天。 ( )
生用手势表示正确和错误,抽学生说明理由。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举手回答)
师:今天的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老师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孩子们,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以后可能会遇到许多的烦恼和痛苦,也可能会遇到许多挫折和阻碍。但是,只要你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胜利一定会属于你们。
六、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不确定现象:可能 也可能
确定现象:一定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