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八下 11.印学话西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版八下 11.印学话西泠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6-17 17:2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印学话西泠
授课人:
课时数:1
教学目标:
了解西泠印社、吴昌硕的篆刻作品,初步认识篆刻艺术独特的文化价值。
通过比较、赏析、摹刻体验,学习用多元的角度来认识作品,逐步加深对篆刻艺术的人文内涵及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自觉参与文化的传承。
教学重点:
了解西泠印社在印学方面的价值,篆刻知识及其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篆刻艺术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深远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练习法等相结合。
教学准备:
资料,课件、篆刻工具、印章成品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视频。
2、提问:同学们,你们从视频中主要看到的是美术的哪一类作品?
3、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要用印章这一形式呢?
4、介绍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含义。
5、揭示课题:《印学话西泠》
二、了解西泠印社。
1、走进西泠印社。
介绍西泠印社的发展史。
2、了解首任社长吴昌硕。
诗融于印:他写诗喜欢用“硬语迸向”,刻印间用“钝刀硬入”。他写诗,把西湖的“南北高峰作印看”,将诗与印融在一起。
书融于印:他的篆书个性极强,印中的字饶有笔意,刀融于笔。
画融于印:他的画大起大落,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感极强。
三、印章的基本知识
(一)把书翻到第38页,根据预习资料,完成1-----4题的内容。
1、自主学习
2、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3、教师小结。
(二)印章的基本结构
1、出示吴昌硕的《我爱宁静》印章
讲授印章的基本结构:印钮、边款、印面
2、分别讲授印章的基本结构
3、印面知识(解决重点)
阴文: 阳文:
(1)作品欣赏
讲授:官印和私印
(2)不同形状的印面欣赏
(三)了解篆刻工具(出示实物)
(四)印章刻制的步骤,并观看视频。
①选择合适石材,用水砂纸磨平印面。
②将构思设计好的印稿反写在磨平的石面上。
③左手拿石,右手执刀,用刻刀刻。
④用手指抹净粉末,注意不可用嘴吹。
⑤用刀刃或刀背处理边缘,称为刻边或残边,可使印章边缘富有变化。⑥刻完后,钤印。
⑦完成。有些印章刻制完成后,还加刻边款。
四、课堂作业:
根据印章刻制的方法,以自己的姓名构思设计一枚手绘姓名印。(在设计的时候,注意文字方向与顺序;手绘印章大小不大于4厘米)
五、学生作业评价
六、教师总结:
印章,从“信物的凭证”和“权威的象征”,发展到篆刻艺术,历经3700
多年漫长的演变过程,如今已发展到了繁盛时期,在方寸之间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艺术享受。时到今日,西泠印社已成为海内外瞩目的金石篆刻研究中心,为“保存金石、研究印学”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七、课后拓展:
1、上网查找西泠印社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篆刻知识。
2、有兴趣的同学可根据你刚才设计的印章手稿,根据印章刻制的方法步骤,尝试刻制一枚自己的姓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