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学生整理、说明两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混合运算的得数,能列综合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活动中,体会发现一些数学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提升表达能力。
3.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学习习惯和品质,进一步感受数学规律,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两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发现算式中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算式中的一些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可移动板书、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常规积累,引入课题
1.口算训练:依次出示口算题,请学生回答。
2.谈话: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一起练习一下。(板贴:混合运算练习)
二、自主回顾,复习旧知
1.自主回顾:翻看数学书第34-39页,回顾有关混合运算的内容,再和
同桌说一说。
提问:谁来说一说?
预设:
生1:加、减法和乘法在一起时,先算乘法;加、减法和除法在一起时,先算除法。(相机完善:算式中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时,先算乘、除法。)
生2: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提问:我们以前还学过什么样的混合运算呢?开动脑筋想一想。
生:加法和减法在一起,乘法和除法在一起。
追问:对了,这时改怎样计算呢?(从左往右算)
肯定:是的,小朋友们太厉害了,通过自主回顾、合作交流,整理出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太棒了!给自己一个掌声。
2.完成第1题
过渡:好,那就让我们练一练,看你的掌握得怎么样。
出示第1题,说一说,算一算。请你说一说每题先算什么,再计算。
205-98+46
90÷(5-2)
8+50×3
7×8÷2
请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指名学生板演,最后全班校对。
2.完成第2题
出示第2题,看一看,比一比。
17×4+20
31+5×30
175÷7-2
17+4×20
(31+5)×30
175÷(7-2)
提问:仔细观察每组的上下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第一组上下两式的数都相同,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同。
生2:第二组里第2道算式比第一道算式多了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第三组道理相同。
小结:虽然这里每组的两题都有相似之处,但符号不同或有没有括号都能影响它的运算顺序。
提问:在第二组中,哪道算式的得数大呢,为什么?第三组呢?
引导:我们想得对不对呢?请你算一算。请生分组计算,验证结果。
三、发现规律,提升练习
1.完成第3题
出示第3题,算一算,比一比。
(1)180-36-44
159-(59+37)
180-(36+44)
159-59-37
引导:仔细观察、比较每组的两题,你觉得每组两题的得数相同还是不同呢?你的感觉对吗?请按题组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计算,校对结果,发现每组两题的得数相同。
比较:你刚才感觉得对吗?那你能找找每组两题间的联系,说说有什么发现吗?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指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提升:比一比,你在算的时候,每组里哪道算式比较简单啊?为什么?
练习:240-45-55=240-(
)
237-(37+89)=237-
(2)360÷4÷2
72÷(2×3)
360÷(4×2)
72÷2÷3
提问:仔细观察、比较,你觉得每组里的两题得数怎么样呢?算一算吧!
学生计算,发现每组两题得数相同。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指出: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练习:420÷4÷2=420÷(
)
360÷(3×3)=360÷
(3)引导:第3题里蕴含着一些有趣的规律,我们是怎样发现的呢?
说明:通过观察、比较、猜想、计算,发现了规律。以后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呢!
2.完成第4题
不计算,在
里填“>”或“<”。
40×5+3
40×(5+3)
144-24÷4
(144-24)÷4
137-75-25
137-(75-25)
提问:这里一定要注意什么?(不计算)每一题是怎样比较的呢?
全班交流。
3.完成第5题
出示题目:巧克力每盒18元,张洪买4盒,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列综合算式完成)
提问:这一题需要注意什么?(列综合算式完成)
学生完成,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谈话:通过今天的整理、复习,你对混合运算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呢?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智慧屋:练习五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