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8 06: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描述等活动体验、感悟什么是“面积”,会结合具体事物表述面积含义。  
2.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主动探索,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 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  
4. 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做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板书贴、数学书封面贴、药盒表面贴、正方体
学具:数学书、药盒、桔子、装有大小长、正方形纸、方格纸各一的信封、红笔、彩笔、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面积的感悟及意义
1、认识物体表面
(1)导入:同学们,蓝猫淘气家正在装修新房子,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你看到了什么?
(2)生活中除了墙面、地面你还能找到其他的面吗?学生举例说。
(3)桌面上还有很多物体,你能找到它们的面并且摸一摸吗?
边摸边交流:
①摸数学书的封面
指导摸得方法:五指并拢。
评价:这位同学真仔细,角角落落一点点地方都不放过。
提问:数学书的封面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平平的)
将数学书封面贴在黑板上。
②摸药盒6个面,将药盒的6个面展开贴在黑板上。
③指导摸橘子的表面。
师:橘子表面与数学书的封面有什么不同?(数学书的封面是平平的,橘子的表面是弯曲的)
师:怎样把橘子的表面贴在黑板上?(剥开后贴)评价:多么有创意的想法。
(4)小结:不管是数学书封面、药盒的6个面,还是橘子表面,都是物体表面。 板书:物体表面
介绍生活中的物体表面:篮板面、水池面、荷叶面、足球场草坪面等
(设计意图:从装修新房场景导入,由墙面、地面引出表面,接着寻找教室内物体表面。通过摸一摸充分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初步理解面积含义。在摸的过程中指导摸的方法,说说摸的感觉,经历摸一个面、多个面、曲面的过程,感受物体表面的多样性,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物体表面。)
2、物体表面面积的意义
(1)引导:这么多物体表面,它们都一样大吗? 引出物体表面是有大小的。
揭示概念并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巩固面积意义: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 )。
黑板面的( )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药盒表面的( )就是药盒表面的( )。
橘子表面的( )就是橘子表面的( )。
(3)自由举例说物体表面面积:( )的大小就是( )的面积。
(4)师生互动
①你知道什么是手掌面面积吗?
恭喜你答对了,我们来击个掌。比一比我们俩手掌的面积。
②同桌之间比较手掌面面积。
③师:老师的手掌面面积比同学们的手掌面面积大。那有没有物体表面的面积比老师的手掌面大呢?
学生举例说。
④师:数学书封面面积有几个手掌面大?请一生上台比划。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物体表面的大小,引出物体表面都有大小从而揭示面积的初步含义。通过练习说数学书封面面积等巩固面积含义。比老师和学生手掌面面积、同桌手掌面面积、举例说比老师手掌面面积大的物体表面面积、数学书封面有几个手掌面大等环节,加深学生对物体表面面积含义的理解。)
3、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师沿着数学书封面画一圈,黑板上留下了什么图形?(长方形)
如果沿着正方体的一个面画下来,又得到什么图形?(正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大小吗?它们的面积在哪里呢?你能用涂色的方法把它们的面积表示出来吗?
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示范涂色。小结:涂色时,中间要涂满,不能涂到外面。
师: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什么是正方形面积?
揭示:长方形的大小是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大小是正方形的面积。
(2)学生动手操作涂色: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学生说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
(3)沿着三角柱和圆柱底面描出三角形和圆形,说面积。
(4)小结:不管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还是圆形,都是平面图形,平面图形也有大小,也就是有面积。
揭示概念并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学生完整说概念。齐读找关键词——“大小”。
(5)揭题并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将黑板上的数学书封面及立体图形抽象出平面图形,由物体表面的面积自然泪推出平面图形的面积。在学生涂色表示面积中体会面积是一整片,是有大小的,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面积含义,通过练习说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巩固平面图形的面积含义,从而丰富概念的内涵。
整个第一部分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涂一涂等活动,逐渐积累丰富的表象,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深入认识面积的含义。)
二、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1、观察法
师:比较黑板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一个图形面积大?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评价:你的眼里真不错!其他同学也是火眼金睛吗?
师:谁来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
评价:英雄所见略同,就叫观察法。师板书:观察法。
小结:当面积大小非常明显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观察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2、重叠法
(1)出示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谁大?
预设:绿色长方形面积大;红色长方形面积大;两个长方形面积一样大。
(2)师提供这两个长方形卡片,请学生上台操作演示。
请学生说比较方法,强调重叠。
(3)师:谁来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
评价:你把老师想说的都说出来了,听你的,就叫重叠法。师板书:重叠法
3、数格法
(1)出示2个长方形,谁的面积比较大?
预设:蓝色图形面积大;红色图形面积大;两个图形面积一样大。
(2)尝试操作:同桌合作,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方格纸,但是老师更欣赏你用自己身边的工具解决问题,完成后同桌交流比较方法。
(3)交流:
①重叠后将多余的部分剪下来,将剪下的两个长方形重叠在一起比较面积大小。
②将这两个平面图形放在方格纸上,长方形有9个方格那么大,正方形有8个方格那么大。
师:给这种比较方法取个名字?数格法。板书:数格法
(4)练习:哪个房间的面积最大?
A房间地面铺 6 块方砖。B房间地面铺 9块方砖。C房间地面铺 12块方砖。
在学生一致认为C房间面积最大时出示三个房间的图:你还坚持自己的意见吗?

A房间 B房间 C房间
引导:在用数格法比较面积大小时,要注意什么? (格子的面积要相等)
小结:当两个图形面积大小很明显的时候用观察法;一眼看不出来可以尝试用重叠法;观察法和重叠法都不行的时候还可以用数格法。
4、综合运用
过渡:三种比较方法都掌握了吗?敢不敢来挑战一下?
(1)四个省份比面积大小——观察法
下面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哪个省的面积大?哪个省的面积小?
全班交流:这四个省份的面积大小非常明显的时候,可以用观察法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2)四个平面图形比面积大小——数格法
出示四个平面图形(没有格子图),你准备怎样比较他们的面积?
出示格子图,说明:格子大小一样,可以用数格法。
学生尝试数格,交流时渗透数格的方法:数的顺序(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对称图形怎么数格、不规则图形平移再数等。
小结: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比较。
(设计意图: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为主线,渗透各种比较面积的方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体验、操作、交流、展示、说理,得出了多种比较面积的方法。通过房间A、B、C面积大小的比较,强调数格法时格子大小要一样,初步感知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后面的两个练习设计能让学生综合运用三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并在数格法中渗透数格的方法:顺序、对称、平移等,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三、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1、过渡:老师刚才沿着数学书封面一圈画下来的是长方形的什么?(周长)
涂色表示的是长方形的?(面积)
请学生回忆:什么是周长? 板书:一周边线的长度——周长。
2、涂色表示心形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动手操作:红笔描出心形的周长,彩笔涂出它的面积。
完成后交流:周长研究的是长度,面积研究的是大小。
3、周长用什么手势?面积呢?请用手势来区别
(1)小明沿操场跑一圈
(2)在蛋糕上抹奶油
(3)妈妈用布做一条围裙,并给围裙镶上花边
4、比较图形A和B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同桌交流,集体汇报:图形A和图形B的周长相同,面积不同。
5、辨析对错:
下面的正方形,周长是( 16 )格,面积也是( 16 )格,所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学生辨析后电脑演示:
周长是16段边线的长度,面积是16格的大小,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不能相比较。
(设计意图:1、涂一涂周长和面积,2、用手势来区别周长和面积,3、AB图周长和面积比较的这三个练习既深化了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区分了面积和周长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最后的辨析对错强化周长和面积意义上区分。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图形面积与周长含义的认识逐步清晰并得到加强。)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新知识?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