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年和闰年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件呈现课题后,黑板故意遮住课件。
2、谈话: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3、揭题并板书课题。
二、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师生共同阅读后,按游戏规则师生进行游戏。
2月为什么没有同学起立?结合学生回答板书:2月
三、探究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2005—2016年2月的月历,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这是201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
(2)组织交流。
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介绍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①课件出示整理后的2005—2016年2月的天数。
②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③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④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例如,2020÷4=505,2020年是闰年。针对学习对于四位数除以一位数不够熟练,相机介绍简便算法,直接拿年份的后两位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这个年份就是闰年。(讲解并板书)
突出“一般”。
⑤学生阅读教材47页的标注,交流读懂了什么。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板书)
简便算法介绍并演示。
2、数学文化。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8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课件出示并阅读“你知道吗”
师生共同理解“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如2000年、1600年是闰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3、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课件出示问题,同桌相互讨论。
组织交流。
四、运用
1、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互相讨论、交流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3、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年有4个季度,把12个月平均分成4份,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
师出示表格并追问:你能算出今年每个季度的天数吗?
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与同桌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和闰年
(
28天
平年
)
(
(特
殊)
)
(
整百年份÷400,没有余数,是闰年。
)
(
(一
般)
)
(
年份÷4,没有余数,是闰年。
)
(
2月
)
(
29天
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