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需要运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体育课程既要以学生的已有生活为起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要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八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学、乐动、富于幻想,乐于展示。但农村学生与城市初中学生相比,信息储量小,心理开放度弱,遇到困难挫折时心理控制和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并且由于场地器材条件限制对运动没有很大热情,这表现在多数女同学。因此,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生命在于运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并能掌握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制定简单的体育锻炼计划,真正做到“学中乐”,“乐中学”。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华中师大2011课标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二章内容:身心健康需要动。"生命在于运动"这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的名言,它深刻地揭示出了运动对于身体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是水平四学生学习的理论课,由于体育理论课在室内进行,教学内容又相对枯燥一点,因此在授课时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教材向学生进行传授,我把本课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师讲解、学生小组讨论、小组回答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的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模仿,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由于农村条件限制,学生对体育健康理论知识薄弱,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认识不足,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激情,因此为了让他们认识体育锻炼的作用,在传授这一内容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例以直观性、形象化、生动的立体化效果强的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好完成教学。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认识体育锻炼的作用,体验运动的乐趣。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学会制定简单的体育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
4、心理目标: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5、社会适应目标:在富有个性的、集体智慧的活动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自我表现,具有相互协作的精神。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作用,体验运动的乐趣。
2、教学难点:学会制定简单的体育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内容安排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提高学生兴趣。
2、以事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集体作用。
3、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与激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共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及结束部分三个阶段。在各学习阶段,分别采用启发、激励、讲解、教师参与、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一、开始部分(10分钟)
导入:
A、游戏导入:拍电报
游戏方法:分小组进行比赛,由各组最后的同学在老师这抽电报,电报由3位数字组成,抽签完后回到座位按所抽签中的数字用手指在前一同学手中点击,若数字是3就连续点击3次,每个数字间适当有所停顿。前一同学接收到信息后,按同样的方法向前传递,最前面的同学将接收到的信息写到黑板上。最先写在黑板上、没有犯规且内容正确的组为胜。
B、情景导入:(展示课件)
教师临时客串记者,模拟采访学生。
教师提问: A“你平时喜欢看体育比赛吗?”
????? B“你喜欢哪些运动项目?”
???? ?C“你最喜欢哪位体育明星?”
????? D“为什么喜欢呢?”
?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相互交流,并且适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点评,调节课堂气氛。
二、基本部分(30分钟):
1、组织学生讨论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体验运动的乐趣。
A笼养兔鸽(兔子跑不多远、鸽子飞不多高就会死亡)为了研究参加运动的作用,有人曾做了这样的实验:把兔子、鸽子从小就关进笼子喂养。这些小动物长大后看起来好像发育正常。但是,把它们放出笼子后,兔子跑不多远就会倒地;鸽子在空中飞不了几圈便裁下来。解剖分析发现,兔子死于心脏破裂,鸽子则死于动脉撕裂。
运动与人的健康的关系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 要求 被试者在20天里一直躺着,不许起坐、站立。 被试者接受同样的规定,但允许被试者每天躺着时可以在专门的器械上锻炼4次。
实验 现象 被试者头昏眼花、四肢乏力、心慌气短、肌肉酸痛和不想吃饭。 被试者依然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身体反应也没有第一组被试者那样剧烈。
结论 如果没有运动,人的健康就会收到很大影响,生命就会收到威胁,运动的少,生命力就脆弱。要保持健康和生命力,就应该进行规律的运动。
B运动剥夺试验。(限制人体运动,人就会告别健康)此项实验由国外的一些学者进行,目的是为了研究运动与人的健康的关系,设计的限制人运动的科学对比试验。他们选了若干20——30岁的健康男子,把他们分成两组。
? C“7大于8”(每天连续学习8小时,不如劳逸结合学习7小时的效率高)
?实验表明:如果没有运动,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运动的少,生命力就脆弱。
引出生命在于运动“life depends on sports”。(1)这句体育格言出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2)、我国先秦时期《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3)、古希腊人: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那么体育锻炼究竟有什么好处?(分小组讨论5分钟)
D体育锻炼对人的身体健康发展积极的作用(在学生谈感想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简要的总结):
①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使心脏的功能加强。
②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作用,增强肺功能。
③ 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作用,使神经活动的平衡性和灵活性得到提高。适度的运动可使原来兴奋的神经细胞抑制得到完全,休息的更充分,到工作时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④ 经常体育锻炼能使肌肉和骨骼得到更多营养,关节更灵活,也可使体脂肪减少。
⑤ 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人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⑥ 经常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等疾病。
2、因地制宜,体育就在我们身边
? 既然体育运动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就应该主动参与到运动中来,从小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师生共同解读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先生《体育颂》。并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参与各项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3、制定简单的体育锻炼计划并小组讨论交流
三、结束部分(5分钟):
1、教师总结本次的知识点:运动对于人的健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全面增进人的健康,使人充满生命活力。由此可见,生命在于运动。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更应该注重体育锻炼,借以强身健体,增进健康,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实现自己制定的奋斗目标。荀子曾说过“养备而动时,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