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图形的平移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平移和画平移后的图形的过程。
2.能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探索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学会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认识并理解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共1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项目 预设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出示P6图片
指出图片中的平移现象,平移的方向怎样的?
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二、尝试小研究
1. 方格纸上的图形A、B分别平移后,可以得到哪个图形?是怎样平移的?(把平移后的图形分别涂上颜色)
观察A、B分别平移后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画出下面图形向右平移6个方格后的图形。(P6试一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方格纸的直观作用,从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
三、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怎样判断哪位同学平移是正确的。
交流时做到认真倾听,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做出标记。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和讨论中感受图形平移及画平移图形的方法,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形成团队意识。】
四、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一个点或一条边移动的距离,并说明这个距离就是图形平移的距离。“观察A、B分别平移后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在平移过程中,距离发生了变化,而方向没有变化。
提示学生根据图形平移的特点,借助方格纸画图,重点交流画图的方法,展示所画的平移后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点拨,把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
五、挑战自我(P7练一练)
1.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画出向上平移3个方格后的图形。 (2)画出向下平移4个方格后的图形。
2.画出小猫向前走7个方格后的图形。
【设计意图:练习体现基础性、目的性、层次性原则,让学困生吃饱,资优生吃好。】
六、梳理收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这节课上自己的表现,同伴的表现你有什么想说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
七、拓展延伸
怎样平移可使图形A变成图形B?(在图形B上标出相应的序号)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挑战性很强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把课上的知识延伸到课下,也使学生感受到挑战自我的乐趣。】
板 书
设
计 图形的平移
平移的方向没有变,平移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图形的一个点或一条边移动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图形平移的距离。)
课 后
反
思 本节课我有很深的体会:老师的提问应考虑孩子到孩子的知识掌握能力,他们能不能够回答得出来。老师应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在学生不能很好的回答你的问题时,应耐心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堂上不是几个孩子掌握好了就行了,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体。低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和习惯都应加强,画图一定要用铅笔和直尺,教师必须严格要求。